深圳国税推进两个减负成效明显
日期:2008-02-21
深圳市国税局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充分认识到落实“两个减负”(即切实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减轻基层税务机关额外的工作负担),以信息化建设和系统整合工程为契机,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精简业务流程,减并征管资料,推广影像档案系统,开拓多渠道网络化的电子申报方式,创新网站、短信、全市通等纳税服务方式等措施,在落实“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优化办税服务,纳税人少排队。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两个减负”工作中对“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和一站式服务”和“合理设置、优化整合服务窗口”具体要求,深圳市国税局统一调整办税大厅的窗口设置,充实纳税咨询台力量,增加自助报税设备,重组办税服务厅、征收管理科、票证中心以及税政科等职能科室的职责,合理配置资源,切实巩固和完善“一站式”服务,防止和减少纳税申报期内办税长时间排队现象,同时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向纳税人提供便利的办税服务等措施。
精简征管报表,基层单位少报送。一是精简各类业务报表。深圳国税已经完成对总局以及市局各业务处室的报表清理工作,对固定报表的种类、管理部门、制表部门、报送部门、报送方式等将以文件形式予以明确;对于没有纳入固定报表范围,又不属于专项工作临时报表情况的,各业务主管部门不得要求下属单位报送。基于此,目前已经取消了72种临时性报表;总局要求报送的118张固定报表中,市局各业务处室直接出具的报表合计70张,占总数的60%,要求基层单位出具报表并由市局各汇总上报总局的报表共计48张,占总数的40%。二是报表集中处理制度。一方面是集中部门处理。市局报表主管部门已掌握相关数据或者通过系统能够查询相关数据,均不得要求下属单位报送相关报表,而由报表主管部门自己制作报表;在系统查询数据有难度的报表统一由数据处理中心或信息服务台协助处理;对于区分局的报表,要求税政科或者征管科集中处理。另一方面是集中通过数据处理平台处理。市局信息办将已规范的固定报表纳入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内容,逐步实现报表的自动生成,已实现自动生成的报表不再要求下属单位报送。
精简业务流程,税企双向减负。早在上线CTAIS1.04的时候,深圳国税局就已经对全部的征管业务流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优化了大部分的业务流程;在上线CTAIS2.0时,再次对征管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实现了文书的单轨流转,同时改造了全部文书,尤其是精简了很多流程的复审环节,增强了初审的责任性,强化了绩效考核,提高了文书的流转速度。精简涉税资料不仅是减少文书或申报资料的种类,还包括资料的份数,以及后期税务管理过程中重复报送的次数。深圳国税通过影像系统的建设,不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而且实现了纳税人涉税资料的电子文档共享,减少了纳税人报送资料的份数,原来需要报送2-3套资料,现在只需要1套资料,而且随后的税务管理过程中也无需纳税人重复报送资料;同时税收管理人员不用整理纳税人纸质资料,减轻了税收管理员的负担,通过档案集中管理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加快“易办税”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按照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纳税服务实效的原则,从纳税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入手不断地创新纳税服务产品。为了向广大纳税人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深圳国税全面整合各种纳税服务手段,成功推出“易办税”纳税服务品牌。经过几年发展,“易办税”囊括了办税服务厅、电子报税、短信服务、国税网站、12366热线等全部纳税服务产品,成为一项深受纳税人赞誉的品牌。网上办税服务厅业务包括:网上申报和缴税、文书预审和各项涉税信息查询等多项服务,使纳税人真正能够足不出户、网上办税;短信服务业务包括:税务通告、催报催缴、文书查询、发票查询、税务咨询等内容,及时解决了纳税人难以及时获取各类涉税信息的困难;截止2007年初,12366热线累计受理纳税人咨询电话864.6万人次,网站访问量已经达到了1470多万人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熟知和认可。
据悉,深圳市国税局下一步将加快推行信用等级制度,实施分类管理;精简注销税务登记流程;扩大一般纳税人认定责令认定范围;规范并统一简易处罚标准;优化批量调整定额流程;同时积极探索推广数字证书CA认证、网络在线退税等其他纳税服务产品以更好地满足纳税人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办税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