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5月,全国税务机关共办理欠退税1900多亿元,完成全部清欠计划的97%.全国历年累计欠退税已基本还清。这是国家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司长马林在6月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前几年,我国出口欠退税的矛盾比较突出,占压了出口企业的资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退税数额大幅上升,每年增加近1000亿元应退未退税款,超出了中央财政的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安排的出口退税资金不能满足出口贸易增长的需要。同时,由于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出口增长越快,中央财政的负担越重。为此,去年10月国务院决定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并提出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
据介绍,从2000年起,我国就产生了出口欠退税,近年来出口欠退税的规模越来越大。截至2002年底,全国累计欠退税达2477亿元(包括欠调库),按照出口额计算,欠了一年半到两年的出口退税。2003年,财政部安排的退税计划约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0%.2003年出口欠退税增加了近800亿元,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增幅减缓。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欠退税和欠调库共计3200亿元。其中,约1200亿元属于欠调库,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这1200亿元由中央和地方通过财政算账的办法解决,另外2000亿元历年累计欠退税总额由中央财政负责支付。
税务机关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新账不欠,老账要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归还2000亿元的历年累计欠退税。马林说,从去年下半年财政部陆续追加退税计划以来,特别是去年10月国务院召开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后,全国出口退税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轨道。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全国共办理出口退税近3000亿元。8个月的工作量相当于以往近3年的工作量总和,全国出口退税部门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年,财政部安排了足够的资金用于出口退税,各地税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和国家税务总局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快了退税速度。今年前5个月办理的出口退税,相当于过去两年的工作量。原计划6月底基本还清老账,在各地税务机关的努力下,提前1个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目前还有几十亿元的欠退税没有办理,主要原因是,6月底是外汇结汇的最后期限,一部分出口企业还未核销外汇。其次,有少量程序上、手续上、政策上尚难解决的遗留问题。对存在的问题,目前各地税务机关正在采取措施加快解决,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处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