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论坛--兵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两周年座谈会"上,经济学家李晓西、赵长茂对兵团在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方面的探索给予好评,认为其思路、实践都具超前性,两年来的具体运作,不仅社会效益令人瞩目,体制效益更值得关注。
在题为《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及其完善》的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西指出,兵团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表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重点管理和运作经营性资产;二是产业领域多元化,是在较广泛的产业领域内进行资产重组;三是阶段性工作重点在于促使兵团内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战略性管理任务在于一般性的国有资产日管理。
针对兵团所做的探索,结合我国各地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实践,李晓西分析了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统分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思路。他提出,构建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要做到"三个分开、三个结合"。"三个分开"即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和范围要分开,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实施不同的管理体制,所有权和经营权要分离,管理的层次要分开;"三个结合"即各级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监督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长茂指出,兵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国资委的定位;二是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组建;三是微观基础的再造。改革不是照搬或简单模仿先行改革地区的体制,而是从兵团实际出发,在吸收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
赵长茂调查后认为,随着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兵团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出现新局面:一是建立了健全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二是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三是加快了产业布局调整的步伐;四是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整体性好转;五是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
赵长茂指出,兵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国资委通过中间层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履行投资经营职能好处明显:一方面,有了中间"防火墙",可以避免国资委直接经营国有资产可能带来的政企不分;另一方面,设立中间层,通过增加管理层次以换取管理对象的减少,避免因管理监督对象过多而无法进行有效管理,而且作为中间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具有真正意义市场主体地位的企业,可以用一般企业经营资体的方式,通过招聘专门的资本经营和管理人才,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来经营国有资产,从而不是用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办法和"翻牌"公司的形式去管理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必然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率,有利于推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体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2001年12月12日,兵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立,并引起强烈反响,有关方面称此举具有突破性,起点比较高,前瞻性强。截至目前,这家公司总资产已逾100亿元,权属(托管)企业28家,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组成的高素质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