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东南亚国家货币走势浅析 日期:1999-06-15
【新税网北京06/15/99信息】 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地位由脆
弱转向稳定,与国际货币的汇率变化日趋正常。这表明,随着经济复苏的开始,
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免疫力”已经增强,汇率受外部因素制约的态势已趋缓。
从年初至今,东南亚汇市先后受到了欧元启动、巴西金融危机、日元汇率不
稳等冲击,但是有关国家的货币经受了考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今年上半年,
泰铢与美元的汇率基本上稳定在37∶1左右,而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比价为57∶
1;菲律宾比索与美元的汇率基本上维持在38∶1的水平,而危机最严重时为45
∶1。一年多前,印尼盾与美元的比价曾跌至13000∶1左右,今年却在8000-
9000∶1上下浮动。
从东南亚国家货币近半年的表现看,这个地区金融形势已经好转,金融市场
大动荡的时期已基本结束。
东南亚国家货币日趋稳定的基础是外汇储备激增和经常项目大量盈余。今年
以来,多数东南亚国家通过争取外援、发行债券、增加出口等手段,逐步将外汇
储备增加到了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199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时,菲律宾的外
汇储备为98亿美元,到当年底时减少到88亿美元,目前已回增到137亿美元。
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东南亚国家因减少进口,经常项目由大量赤字转为
大量盈余。去年,东南亚国家的经常项目盈余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高达
5.2%,而上一年经常项目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为3.3%。预计这个
地区今年经常项目盈余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仍可维持在4.4%,这为有
关国家货币汇率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此外,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复苏,人们对这些国家货币的信心也在增强,
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最近几个月,一些东南亚国家经济已经摆脱
衰退,走上了复苏之路。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6%,菲律
宾和新加坡增长了1.2%。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人们
对东南亚经济信心的增强,减少了危机严重时囤积、抢购美元等现象,改变了人
为造成的外汇供应短缺,对稳定货币汇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最近外国资金重返
东南亚国家也有利于外汇市场的稳定。
然而,东南亚国家货币的稳定目前仍面临挑战。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的
加快会导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从而使经常项目盈余减少。这有可能使这些国家
的货币汇率适度下跌。同时,美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近期内一旦提高利率,对
东南亚国家货币也会产生一些冲击。但总的看来,东南亚国家货币今年内的变化
不会太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