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企业面临抉择 日期:1999-08-02
【新税网北京08/02/99信息】 历时两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虽在渐渐平息,
但亚洲的不少企业正面临着一种艰难的抉择:是深化改革,寻求发展生机,还是
维持现状,等待复兴机遇。这些企业的抉择不仅关系到其本身的发展前途,而且
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当前,亚洲的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一样,已成为地区经济调整过程中最主要
的两个难点。过去两年里,亚洲有大批企业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而倒闭,许多生存
下来的企业也陷入了生产经营的困境。据报道,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
宾和韩国,企业开工率大幅下降,食品加工、汽车制造、服装和电子产品生产企
业中有10%至30%资不抵债。韩国大宇集团的总负债额达474亿美元。政府警告
说,若大宇不迅速改善其财务状况,将令韩国整体经济受到拖累。
生产能力过剩和债台高筑是亚洲地区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导
致企业难以获得新的生产资金,经营十分困难,有些已面临倒闭的危险。近两年
来,多数受金融风暴影响的企业展开了初步的调整改革,但是产品积压、资金短
缺等问题使改革举步维艰。如今,亚洲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大
环境也随之改善。专家认为,陷入困境的企业应抓住时机,调整生产结构,进行
资本重组,以寻求新的发展生机。
毋庸讳言,亚洲国家企业的生产结构调整和资本重组是艰难、痛苦的:解决
生产能力过剩意味着缩小生产经营规模和裁员;积压产品的低价处理将使企业蒙
受更大的损失;资本重组可能迫使企业廉价出售资产,甚至失去控股权;调整债
务偿还期限需要接受债权人的苛刻条件。
面对巨大的挑战,目前亚洲不少企业对深化改革缺乏信心,不愿经历一时的
阵痛。其中有些企业指望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能带来生存发展的机遇,使其比
较容易地解决生产过剩和资金短缺问题,免受改革调整可能带来的阵痛。
针对这种倾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近来纷纷指出,企
业改革 如果停滞不前,企业债务和银行呆帐问题必然日趋严重,生产过剩问题必
然会持续。其结果这些企业将进一步走向衰落和倒闭。
深化改革调整是企业再展宏图的唯一出路。亚洲一些有长远眼光的企业近来
都在展开改革调整的攻坚战。新加坡的企业近来普遍减薪5%至8%,以减少成本
开支。日本的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和日本电器五大电子公司,都在通过裁
员,关闭部分国外工厂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购并为主体的企业资本重
组也在一些国家风起云涌。
毫无疑问,深化改革的举措必然会影响企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但是许多企
业家认为,从长远看,艰难困苦的改革是企业摆脱困境、寻求生机的必由之路。
因此,企业应当作出正确的抉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