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经济复苏的足音 日期:1999-07-15
【新税网北京07/15/99信息】 泰国股市大涨,韩国股市边日大幅上扬,
新加坡股市上涨……这是一段时间以来经常见诸报端的消息。今年以来,亚太地
区股市纷纷告捷,香港、汉城、马尼拉股市综合指数已恢复或接近1997年7
月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水平。曼谷股市同去年相比已翻了一番,东京股市也突破
了18000点大关。
人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亚太区域股市的骤升,除了受华尔街股市高升
的刺激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亚洲经济的好转使得外国投资者恢复了信心,重
新进入亚洲大量购买资产,推动了这个地区股市的飙升。股市的上涨正是亚洲经
济复苏的足音。
复苏的表现之一就是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各国货币也由脆弱转向稳定,与
国际货币的汇率变化日趋正常。同时,各国的外汇储备都增加到了金融危机以前
的水平。从今年年初至今,亚洲各国的汇市先后受到了欧元启动、巴西金融危机、
日元汇率不稳等的冲击,但各国的金融市场很快恢复了平静,货币经受住了考验,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像泰国,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泰铢与美元的比价为57∶
1,而今年上半年,泰铢与美元的汇率基本上稳定在37∶1,菲律宾、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汇率也基本稳定。
复苏的表现之二是各国的经济都遏制了下滑的势头,出现了增长。今年第一
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6%,菲律宾和新加坡增长了1.2%。前
不久,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显示,1999年亚太地区国家国
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预计将可从1998年的0.2%提高到3.6%,其中东
南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998年的-6.2%上升到0.4%。日本经
济企划厅宣布,日本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增长1.9%,若折
合成年增长率为7.9%。
亚洲各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出现复苏,是和各国政府的积极努力紧密相关的。
亚洲各国在经历了这次金融风暴后,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进行了近两年的自
我调整,采取了许多的应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
大公共开支直至增加财政赤字。比如日本政府自去年上半年以来先后动用近40
亿日元的巨资,采取大规模的紧急经济对策以刺激本国经济尽快恢复。菲律宾积
极推行新的财政政策,直接投入巨资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相关领域的内
需。菲律宾今年财政的重点是扩大公共开支,将预算赤字从预定的180亿比索
(约4.5亿美元)上调到672亿比索。菲律宾政府还宣布投资454亿比索
用于道路、桥梁、港口和楼房的建设。马来西亚政府则致力于通过新兴产业和利
用先进技术使之成为创造新财富的源泉,因此,政府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计划和
项目的拨款增加了一倍。亚洲各国还都采取了降低利率、减免税收等手段来刺激
消费,增加内需。这些举措奠定了亚洲各国经济复苏的基础。
尽管亚洲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还有漫长的路途,还有诸如银行坏账、失业、
经济结构调整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尽管要使这些国家的经济从政府驱动改为市
场驱动还将是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尽管从这场危机中刚刚复苏的亚洲经济远不如
以前那么生机勃勃,但如今的它就像冻土上的春苗,已经给人带来了希望。
(a99071400403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