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经济曙光在前 日期:1999-07-13
【新税网北京07/13/99信息】 今年以来,在一度遭受亚洲金融危机沉
重打击的印度尼西亚,曾经高达70%的银行利率连连下降,目前已降至22%;印
尼盾汇率强劲反弹,从年初的9000盾兑1美元升至6500盾兑1美元;通货膨胀率在
头5个月仅为3.08%,远远低于预计的17%;股市交易日趋活跃,股票综合指数
接近700点,直逼危机前创下的740点高峰。政府官员和一些经济界人士甚至乐观
地认为,印尼经济复苏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印尼带来了巨大冲击,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经
济萧条,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政府更迭,半数以上企业严重亏损或倒闭,48
家银行被关闭,失业率直线上升,贫困人口增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998年,国
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上一年的6%猛跌至-13.68%,人均收入也从1000余美元降
至400美元。
经济分析家认为,印尼经济缓慢复苏既得益于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好转的大环
境,也是政府认真实施改革计划的结果。新政府自去年5月上台后,采取了一系
列实质性改革步骤,使衰退的经济逐渐出现转机。
根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的协议,印尼政府对银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
整顿,除果断关闭一大批严重资不抵债的私营银行外,银行健全化机构还通过加
强金融立法、完善监管机制、重组不良债务以及发行国债等措施大大减少了银行
的呆帐、坏账,改善了银行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了信誉。这一举动不仅吸引了一
批外国知名银行的投资,也在国内市场引起了积极反应。金融专家认为,整顿银
行是降低未来经济社会成本和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
在紧缩银根,稳定汇率的同时,印尼央行逐步降低银行短期贷款利率,主动
为企业牵线搭桥,以求延长或减免债务,为促进工业企业和外贸的复苏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和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合作社等,以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和稳定社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成功地
提前举行了多党大选,使国内的政治危机和各种社会矛盾得到缓解。稳定的政局
使国内外资本开始回流,加快了经济复苏的进程。
目前,除金融市场外,印尼的农业、电力和供水部门也实现了增长,运输和
通讯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就连最不景气的房地产业也停止下滑。外汇储
备逐渐增加。据印尼中央统计局估计,1999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0.13%的
增长,通胀率有望降至一位数。
不过,此间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尽管印尼经济出现了逐渐好转的积极征兆,
但其基础经济仍未根本改善,复苏势头能否持久及能否稳定,仍受诸多因素的影
响:大选后印尼政局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各派就总统宝座展开的争夺使国内
外投资者裹足不前,市场不时出现波动;金融银行改革仍任重道远,许多问题尚
待解决;外债负担沉重,在总额达1515亿美元的外债中,私人短期债务占一半以
上,这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和外贸。此外,印尼国内购买力疲软,短期内难以刺
激内需,带动宏观经济增长。因此,印尼经济要恢复到危机前的发展水平还需要
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