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税务发挥税收职能助力“扶贫车间”显担当
日期:2019-01-04
“扶贫车间”是以扶贫为目的,利用乡村闲置土地资源,在农民集聚区设置产品加工车间,吸纳解决更多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激发了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天水市税务部门始终把做好脱贫攻坚放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上认识领会,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上理解把握,主动作为、统筹推进,履行税务职责,体现税务担当。
主动作为 彰显为民情怀
2018年10月11日,天水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世涛同志,深入甘谷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等“扶贫车间”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该“扶贫车间”存在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差、不会用足用好用活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市局迅速梳理出十项支持“扶贫车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和四项为民便民服务举措,草拟了《国家税务总局天水市税务局关于支持“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解读》。

2018年11月7日下午,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同志在市局用好税收政策扶持全市“扶贫车间”发展的做法上做出批示,批示指出:“市税务局党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全市‘扶贫车间’的深入开展,从税收角度提出了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研究成果。这才是真正运用行业优势、专业知识解读政策的好典型,充分体现了税务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和担当,是税务系统服务脱贫攻坚的可行举措。市扶贫部门和各县区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培训工作,使好政策尽快落地。”
2018年11月9日,天水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中共天水市委 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随后,天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培训的通知》,市委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扶贫车间”发展培训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了培训内容,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精准对接、见到实效。
该局随即组建了由分管领导牵头的“扶贫车间”税收政策辅导专家团队,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归纳整理,编印3万余字的《税收支持“扶贫车间”发展政策辅导资料》。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典型案例对税收政策和服务措施进行解读,为9类不同类型“扶贫车间”打造专门优惠“套餐”,帮助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税收规划,通过“精准施策”推动“精准脱贫”。
巡回培训 诠释税务担当
12月11日,天水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巡回培训首期培训班在秦州区税务局召开,天水市政府副市长逯克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逯克宗指出,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培训,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脱贫攻坚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支撑作用为导向,以促进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为根本,全面深入推进全市“扶贫车间”持续健康发展,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天水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巡回培训首期培训班在秦州区税务局召开
11日—14日,连续的4天里,培训讲师团马不停蹄地在全市开展7场巡回培训,由市局相关同志讲解《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扶贫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14项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市人社局相关同志讲解全市“扶贫车间”发展情况、创建方式、认定条件与认定程序、扶持政策等内容。各县区分管扶贫工作的县区长、发改、人社、财政、扶贫、税务等部门分管领导及业务主办人员,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有关金融机构相关领导及财务负责人,县区“扶贫车间”及筹备“扶贫车间”的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共76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得到了参训人员特别是“扶贫车间”的一致好评。
反响良好 展现时代风采
“税务部门通过简单的例子,不但把政策讲透了,把享受税收优惠的‘路’修通了,就连我们的‘扶贫车间’能通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少缴多少税都算出来了,把账帮大家算明白了,一目了然,对大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对促进全市‘扶贫车间’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市扶贫办副主任马刚在培训总结时这样评价。
“甘谷县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把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作为主攻方向,我们县扶贫车间较多,税务部门为我们县‘扶贫车间’开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培训,针对性强的培训、专业的解答让‘扶贫车间’发展更加规范,更有活力”,甘谷县委常委、副书记任佩光在培训后如是说。
“扶贫车间”参训人员认真听讲
“税务部门通过巡回培训把税收优惠政策送到了田间地头,把优质服务措施送到了手中,老百姓‘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领到发票,就可以办理申报纳税,税务部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让我们‘多路网路,少跑马路’,省时省力,我真心要为税务部门点个赞!”秦安县魏店镇书记何国喜在听完税务部门纳税服务措施后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清水县宏昊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538亩,有社员111人。“刚刚筹建了‘扶贫车间’,许多财务和税务上的知识都还不懂,听了老师的讲课,原来我们出售社员种植的花椒也可以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也能享受减免税,这对于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成本,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太有帮助了。”该合作社办税人员赵宏伟在课后就减免税事项与授课老师交谈时说道。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思齐服饰加工厂,成立于2014年9月,是市级“扶贫车间”,目前有4个加工车间,安置72人就业。该“扶贫车间”法人马俊义在培训过程中与其他参加培训的乡镇长进行了深入交流,联系到为乡镇环卫工加工衣服业务。在课后他拨通授课老师的电话,再次详细询问有关优惠政策,并对税务部门此次“扶贫车间”培训表示感谢,说不仅让他掌握了税收政策,还为“扶贫车间”生产加工的环卫工衣服拓宽了销路。
发挥职能 释放政策红利
支持脱贫攻坚税收政策内容丰富,涉及税种多,行业广、政策多,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全市税务部门各级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组织部署,细致梳理政策,细化扶持举措,与深化“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创造有利于脱贫攻坚的良好税收环境,为发展壮大“扶贫车间”、加快全市脱贫攻坚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将纳税服务融入扶贫大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县区局每位班子成员联系帮扶一个“扶贫车间”,在办税服务厅开辟“扶贫车间”税收业务绿色通道8个,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制度,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税费业务从“最多跑一次”向“全程网上办”“一次也不跑”迈进。发票申领“网上申请、线下配送”服务送到家,实现“线上线下”互补互促,让“扶贫车间”多走“网路”、少走“马路”,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痛点”“难点”“堵点”。

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现场为“扶贫车间”纳税人辅导
定期开展上门辅导,准确掌握“扶贫车间”基本情况,深入分析评估税收政策对扶持“扶贫车间”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的实施情况及激励效果,跟踪政策落实效应,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积极作用,听取“扶贫车间”反映和诉求,不断完善改进税务部门的工作。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18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减免税款11086万元,支持三农建设减免税款8605万元,充分释放税收红利。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刚刚过去的一年,天水市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创造有利于“扶贫车间”发展的税收环境,支持了区域脱贫攻坚,体现了税务担当。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扶贫攻坚为已任,帮助“扶贫车间”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税收规划,在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彰显税务情怀、展现行业风采、贡献税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