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泰安市国税局深化信用体系建设 助推企业打造“诚信纳税”金字招牌 日期:2017-03-29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国税局坚持“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征信体系建设原则,立足信息资源优势,坚持多部门联合、全方位应用、深层次拓展,深入开展纳税信用评定,积极培训诚信企业发展优势,取得了良好成效。2016年,共评定A级纳税人1784户,比上年增加770户,累计协助A级纳税人办理各类融资超过21亿元,有力助推了诚信企业快速发展。 一、坚持多部门联合,确保纳税信用管理科学性 一是推进信息共享。按照纳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在立足应用税务内部信息开展信用评判的同时,强化部门之间信息交换,先后把银行、海关、工商、质检、环保等20多个部门的外部信息作为纳税信用评价重要依据,进一步提升评定精准性。2016年,累计获取外部门信用评价信息1.8万余条。 二是推进信用联评。强化与地税部门联合联动,市、县两级国地税部门联合设立纳税信用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采集、评价、确定等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纳税人的信用状况。加强信用等级动态管理,落实纳税信用级别复评和动态调整工作机制,确保纳税信用级别真实可靠。一年来,先后调整5次,涉及16户次。 三是推进信用互认。联合发改委、财政、社保等部门成立信用企业促进会,为诚信企业牵线搭桥,推进诚信企业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认,进一步化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东平县瑞星集团每月用电约1.5亿度,费用额度达到9000万元,一次支付往往造成公司资金紧张,经企业信用促进会协调,该企业享受到优先用电权,实现电费分期支付,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和资金利用率。 二、坚持全方位应用,提升纳税信用信息含金量 一是强化银税互动,提升融资便利性。把企业信用评定信息作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与金融部门开展“银税互动”,将无形的纳税信用转化为有形的融资资本。积极搭建税银信息共享机制,与全市27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定期将企业的纳税信用信息提供给27家金融机构。协助金融机构研发“银税贷”“税易贷”“银税通”等融资产品和平台,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优化贷款审批程序,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去年以来累计为符合条件的A级纳税人提供优惠贷款20.6亿元。 二是强化内部创新,提升服务个性化。执行纳税信用A、B级一般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勾选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系列便民办税措施,截至目前,逾14700多户纳税人不再到办税服务厅认证发票。为A级纳税人提供VIP服务,让其享受免排队、一窗式办理、专人服务等快捷服务。缩短诚信纳税人业务审批周期,A级纳税人在纳税申报、发票领购、出口退税等审批事项上享受优先办理,先后有1783户企业在税务稽查、纳税评估、出口退税等方面享受了服务优待。 三是强化社会宣传,提升企业美誉度。通过税务网站、办税服务厅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告A级纳税人名单,并为纳税人提供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自我查询服务。利用报纸、电视、税务网站、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宣传纳税信用评价工作意义作用、程序方式和激励惩戒措施,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依法纳税的荣誉感,提升了诚信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坚持深层次拓展,培育诚信税户发展新优势 一是立足政府牵头。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介绍纳税信用的科学合理性、基础性地位以及与其他领域和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推动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纳税信用建设被纳入《泰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凸显纳税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注重典型引领。由市政府主导,在全市开展“最美纳税人”评选活动,将纳税信用A级企业作为评选“最美纳税人”的“硬指标”“入场券”,并对获评的12户“最美纳税人”和12户提名奖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进行表彰,制作纳税信用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金字招牌的引领作用。 三是凝聚发展合力。联合部分银行与50余家小微企业召开经营座谈与税银合作服务推介会,协助光大、邮储、泰安银行等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抵质押贷款方式,推出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的贷款产品,使小微企业凭借纳税信用即可申请到最高额度800万元的纯信用低息贷款。一年来,已为52户小微企业提供优惠贷款4100万元。利用部门站位和政策优势,协助A级纳税人把纳税信用质量高、含金量实、影响力大的新特点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优势,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去年以来,全市19户A级企业新上项目23个,招商引资21亿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