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地税局多种载体丰富地税文化建设
日期:2016-07-20
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地税局以“文化润人”为切入点,以多种载体丰富地税文化建设,助力干部队伍的“软教育”,提升和展现了地税队伍的“软实力”和新风范,得到了省、市局领导的肯定。
一、以创作“税史三字经”为载体,展现干部队伍的“人文范”
该局在注重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着力从学习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启发,通过创作《中华税收历史三字经》来营造浓厚的税收历史、税收文学、税收哲学等人文氛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正面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思想境界,展现了干部队伍的“人文范”。
(一)在创作中激发文化成就感。组织干部职工创作“税史三字经”,在几易其稿、斟字酌句中学习了知识、提升了水平。最终编写完成了280韵、1680字,注解文字20000多字、人物小传15000字的《中华税收历史三字经》,内容起于夏商周的贡助彻,至于当前的分税制,涵盖税收发展的古今历史,把枯燥的税收历史知识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使税史知识的学习掌握变得在轻松活泼。创作“税史三字经”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成就感和接受、亲近地税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在传播中增强文化自豪感。一是建“税史三字经”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内以图版方式展示“税史三字经”,图版经专业设计制作,集“文字美、设计美、意境美”于一身,给人以多种艺术享受,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二是辑印“税史三字经”图书。辑印“税史三字经”图书列入了市局今年重点创新项目之一,正在创作配文插画和设计版面,预计今年10月份辑印成书。三是以音像资料传播。计划制作“税史三字经”配音、配乐有声资料和影像MV,制作完成后通过网络媒体渠道进行传播,进一步在社会上扩大影响。“税史三字经”的宣传和传播得到了领导和社会上的一致好评和普遍认可,使干部队伍的文化自豪感、集体荣誉感转化为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在深化中树立文化使命感。一是加大再创作。以追求艺无止境的完善精神对“税史三字经”进行精雕细琢、持续优化和版本升级,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二是开展文化交流。与创作税收文艺作品如税收赋、税收诗歌、剧本的单位和作者进行交流、学习和借鉴,从中汲取营养和经验,丰富该局的文化建设。三是开展学术研讨。举办研讨会、座谈会、笔友会等,召集系统内外的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学术研究,在做大做强这一税收文化品牌过程中,从而树立干部队伍的文化使命感,进而强化干部队伍的责任担当意识。
二、以兴办“税收史料陈列馆”为载体,展现干部队伍的“历史范”
该局做为邢台市税收史料陈列馆的承建单位,已树立了税史文化建设的品牌。开馆以来举办了《百年税收史料大观》、《华北革命根据地精品税收史料展》等多个专题的史料展,以税史文化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的历史底蕴和风范。
(一)参与“展史”,丰富干部队伍的历史见识。陈列馆通过展览和解读税收史料来开展税史教育,从史料征集、陈列布展和展览讲解,都让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使其耳濡目染、浸淫其中。了解税收历史、增强税收见识已是该局干部的共识,也使大家找到了税史文化和地税文化的共同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引导“学史”,坚定干部队伍的文化自信。利用县局的“每周学习日”、“百科大讲堂”和“读书会”等学习方式和平台,开展学史、读史、讲史的活动。如我们先后举办了“县志里的税收故事”、“七十年前的税收回放——华北革命根据地的税收往事”、“红税经典统累税的解读”等专题税史讲座,在全局形成了一个把学税史做为学习内容之一的新常态,使干部职工在学习税史过程中对税收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进一步增强了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三)倡导“护史”,强化干部队伍的职业责任。我们以“护史”——爱护和保护税收史料这个增强职业责任感的纽带,增强干部队伍自觉、主动地爱护和保护税收史料的意识和理念。近年来,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通过各种渠道对身边和周围的税收方面的史料进行了收集和保护,有的自从事税收工作的长辈中收集税收老相片、老账本、老物件,有的对自身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史料性质的资料加以整理和保护,全局干部职工自发收集的史料达500多件,干部职工的这种行为自觉,为史料的保护和干部责任感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主动“鉴史”,传承税收历史的文化精髓。一是借鉴行为文化。从税史事件中找到文化自信和文化基因,以营造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近年来该局在绩效管理、金三上线、营改增工作方面实施创新并取得成效,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肯定。二是借鉴制度文化。总结前人的管理智慧、思维方法和务实精神等这些制度文化基因,传承并做好我们的制度文化体系建设。比如,借鉴了华北革命根据地税收管理制度中的精细管理精髓,对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精细化改造和完善,出台了多项管理类和业务类的创新性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三是借鉴精神文化。通过对“史观”的认同,提炼和总结我们当前地税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我们提炼了现阶段的“崇德、敬业、守法、为民”核心价值观,主导和鼓舞我们的干部精神和队伍士气,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进步,税收收入连年增长、突破三亿,连续三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
三、以创建“‘互联网+税务’体验厅”为载体,展现干部队伍的“科技范”
在地税文化建设中,该局拓展地税文化内涵的时间跨度和领域宽度,着眼现在和未来的科技文明在税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建设了全省税务系统首个以“互联网+”为主题的税收体验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互联网+”文化的影响力和现代科技文明的渗透力,展现出干部队伍的“科技范”。体验厅被新华社、河北新闻网、腾讯网和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点关注。
(一)用工匠精神打造高标准体验厅。一是在总体思路上,以纳税人“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传播”为驱动,大力构建“互联网+税务”新生态的体验空间和体验载体。二是在功能定位上,重点突出为“互联网+税务”的顶层设计输出“终端反馈”、为“互联网+税务”的工作创新提供“底层智慧”、为“互联网+税务”的应用推广发挥“口碑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三是在功能设置上,以“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为主体,以“创新体验”和“创意体验”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集成了智能导税系统、生态等候系统、智慧文书系统等8个功能系统和建立网上体验厅、远程试验室、体验志愿者制度等3个周边工具和制度,体验厅的整体设计和原创功能达到了当前地税系统的先进水平。
(二)用便民行动打造人性化体验厅。一是擦亮了纳税服务品牌。体验式办税服务使纳税人充分享受到了科技为办税带来的便利性、低成本性和无障碍化,把智能型办税厅升级为人性化办税厅和智慧型办税厅,便民办税程度大大提高。二是降低了纳税人学习门槛。体验厅通过“用中学、练中学、进入角色学”的方式,使纳税人学习税收知识和办税流程更加容易和简单,有效解决了税收知识复杂、学习成本和门槛高这一纳税人的需求“痛点”。三是创新了税收宣传方式。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以体验模式输出税收理念、政策知识、税收形象、办事指南等知识和信息,与传统的宣传方式相比,宣传效果大大增强。
(三)用超前思维打造教学型体验厅。该局在体验厅建设过程中,以超前思维融入把教育培训功能融入了体验厅,开辟了地税系统体验式教育培训的先河,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上做出了有益地探索。工作中,针对新进税务人员、轮岗交流人员、下基层锻炼人员和岗位技能提高人员的定向体验式培训,与课堂式平台、书本化教材、授受式讲解的传统培训方式相比,体验式培训的学习成本更低、培训周期更短、学员兴趣更大、知识掌握更牢、成绩考核更真、问题反馈更准、整体效果更好,为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模式。体验厅今年4月份启用以来,先后接待纳税人、兄弟单位、中小学生和在职干部职工、退休干部进厅体验学习2000多人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