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保障营改增一路畅通
日期:2016-05-30
2015年金融业国税收入4400多亿元,占据北京市国税收入的54%。帮助金融业为首的大企业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是落实首都税收任务,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帮助金融企业实现5月1日顺利开票的基础上,北京市国税局多方面入手,持之以恒抓好后续各项工作。特别是“绿色通道”的开通,让金融企业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颇受好评。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作为全国三大财产保险公司之一,其2015年整体保费的市场份额高达22.1%,业务开票模式具有发票用量大、开票网点分散的特点。营改增以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范经理就在为能否顺利实现发票过渡而担忧:这么大的发票需求量,肯定将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发票要更换,业务却无法停,一丁点的延误都会对公司业务办理造成障碍。
范经理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西城国税局第十一税务所。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国税局决定利用公休日开设大企业“绿色通道”,为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及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提供营改增“一站式”服务,共计发行税控核心报税盘132个,密钥4100个,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20万份,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70万份,帮助企业实现了营改增的顺利过渡。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范经理在营改增现场表达了大企业的普遍心声:“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宣布从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感受到了贵局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感受到税务人和纳税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默契配合,甘心奉献;同时,作为一个总分支机构众多的大型企业,我们北京分公司在此次营改增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北京市国税局服务大企业的能力和效率!”
北京市金融企业对北京市国税局纷纷点赞,与其前期扎实的准备工作有关。据了解,在营改增全面推开前,北京市国税局就依照营业范围、所属行业、管理层级、增值税鉴定情况等指标对辖区营改增大企业进行全面筛选,摸清税源情况。针对大企业组织机构庞大、运营系统复杂、跨地区多层级等情况,加强与大企业联系与沟通,了解企业端系统准备情况及相关诉求,做好针对性的业务指导、政策宣传工作。多次走访重点大企业,与企业面对面座谈,充分了解大企业营改增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联合市地税局向大企业纳税人发放《致全国营改增纳税人的一封信》,组织800户营改增大企业参加营改增政策专题培训,解决大企业政策需求。其中,金融业的很多政策诉求都在这一阶段纷纷反馈上来。
有疑问,就要及时回答。为此,北京市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设置专人专岗,开通营改增专项热线,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填制《大企业营改增业务受理单》,负责登记、整理、转送、反馈大企业提出的营改增相关诉求。截至目前,接听咨询电话300余次,收发邮件90余封,答复大企业营改增咨询100余项,真正实现大企业服务的个性化和高效化。同时,利用“北京税务大企业”微信平台,实时传送北京国税营改增工作进度,推送最新营改增政策,整合国地税办税事项,加大营改增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大企业微信号的黏合度,提高大企业税收服务的“含金量”,很多金融大企业的政策难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对于简单业务问题,从受理到反馈大企业纳税人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对于符合北京国税绿色办税通道升级诉求标准的复杂诉求,启动诉求升级工作流程,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北京市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突出服务重点,畅通办税渠道,大企业税收管理处以推进营改增为核心,以服务大企业为导向,面对重点大型集团,畅通问题和建议的渠道,拓展部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精准回应企业诉求,开通绿色办税通道,做到重点问题,突击解决,及时化解难题和矛盾,促进了营改增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