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25.35万户企业汇算清缴 内外资税负差距缩小 日期:2012-12-12
最新出炉的全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2011年度,内资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率由2010年的22.87%下降到22.70%,外资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率由2010年的19.25%提高到20.46%,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率差距为2.24个百分点。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分析认为,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执行到期,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过渡期税率提高,是内、外资企业实际税负率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全国共有725.35万户企业参加了2011年度汇算清缴,汇算清缴面为99.22%。其中,内资企业为700.96万户,外资企业为24.39万户。在参加汇算清缴的725.35万户企业中,盈利企业为422.56万户,亏损企业为195.47万户,零申报企业为107.31万户。盈利企业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为19095.45亿元,同比增长18.32%。 数据显示,2011年度,共有106.55万户企业享受到所得税优惠政策,共减免所得税额2323亿元,抵免企业所得税61.63亿元。其中,内资企业中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为101.87万户,减免企业所得税1415亿元,抵免企业所得税40.34亿元;外资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4.68万户,减免企业所得税额908亿元,抵免企业所得税21.29亿元。 2011年度,全部企业所得税实际税收负担率为22.17%,比2010年上升0.29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率最低,为11.02%,其次是农林牧渔业17.1%,制造业19.2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19.22%。低于平均实际负担率的行业还有:采矿业20.1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1.24%。高于平均实际税负率的行业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3.1%,建筑业23.21%,教育23.64%,卫生和社会工作23.65%,批发和零售业23.7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3.76%,金融业24.64%,房地产业24.78%,住宿和餐饮业24.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22%,国际组织实际税负率最高,为25.81%。 2011年度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的第四个年度。据了解,在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工作中,各地税务机关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加强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工作方针,积极落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办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保障了汇算清缴工作的圆满完成。 一是加强基础信息核实,夯实汇算清缴基础。汇算清缴期间,各级税务机关根据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对汇算清缴实施全程管理,严把汇算清缴户管信息关。 二是严格申报审核,确保税基准确。汇算清缴期间,各地不断完善申报资料审核制度,依托各类汇算清缴信息系统,对企业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及申报数据的逻辑性、准确性进行审核。与此同时,各地还充分发挥汇算清缴软件的审核功能,提高数据审核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坚持依法治税,确保税收政策有效落实。各地税务机关严格按照税收政策和征管规定,坚持严格执法,规范备案制度,确保企业所得税各项政策落实到位。针对2011年度出台的税收政策和征管办法,各地还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细化规定,方便了征纳双方贯彻执行。 四是总结工作全面,后续管理有序。汇算清缴期后,各级税务机关对所得税汇缴申报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比对,并积极开展纳税评估。纳税评估是汇算清缴后续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地税务机关从实际出发,结合汇算清缴和企业所得税的日常管理情况,积极建立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纳税评估工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