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地税有效探索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日期:2011-12-01
扬州地税局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实现了分规模、分行业、分事项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施有效发现和解决了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组织收入及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得到强化。 一是突出按规模划分,实施差别化管理。该局根据管理数据决策,实现管理力量向重点税源转移。在市区成立3个行业及规模以上企业税源管理分局,负责管理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成立2个小规模纳税人管理分局,属地管理年纳税5万元以下的纳税人。考虑到县域经济税源的实际,在各县(市、区)局设立一个重点税源管理分局,负责管理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一个城区一般税源管理分局以及若干农村税源管理分局。 二是突出按行业分类,强化风险管理。该局根据行业税收管理特点,在市区分别成立了3个行业管理分局,分别是房地产、建安行业管理分局、工业、交通、商业企业税源管理分局以及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及餐饮等服务业税源管理分局。各县(市、区)局根据当地税源结构情况,自行确定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集中到一个分局管理。实行分行业管理后,该局着重强化风险管理,实现由普管制向风险管理的转型。 三是突出按事项分工,实现“管户”向“管事”的转变。该局打破了传统的管户模式,实行按事项专业化分工,将涉税事项分成基础事项、专业事项和风险应对三类,并据此设置管理分局内设机构或岗位。市区税源管理分局成立了数据管理、纳税评估、综合业务等科室。县(市、区)局在重点税源管理分局和城区一般税源管理分局设立税源管理股、纳税评估股,农村分局不设立内设股室,通过设立数据维护岗、稽核执行岗、纳税评估岗实行分事项管理。 四是突出数据管理应用,推进信息管税。该局依托省级大集中系统和扬州市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数据综合分析利用水平,做大做强数据管理处,将其打造成数据质量管理中心、税收情报归集中心、税收风险分析中心和税收数据发布中心,加快实现业务和技术的高度融合。 五是突出风险应对,增强管理质效。进一步强化风险应对职能,专职风险应对人员占全体管理员比例从改革前的18%提高到30%。该局赋予数据管理处分析评估职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类风险模型对所有纳税人开展风险分析、识别、排序和推送工作。在市区各管理分局内部设立风险应对科,各县(市、区)局内部设立风险应对股,选拔专业人才专门从事风险应对工作,形成了数据管理处宏观评估分析与基层管理分局风险应对相结合的风险分析与应对工作机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