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非税收入实现智能化管理 日期:2011-08-15
输入缴费项目、自动显示应缴金额、出票、缴费。十几分钟,在新乐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某房产公司员工甄林静便通过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完成了以前至少需要半天儿才能完成的事情。“不光节省了时间,关键是每个项目的收费标准都自动生成,这费缴得明白,踏实。”说起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甄林静连声说好。 而说好的不仅仅是甄林静,还有全省7000多个执收(罚)单位。 据介绍,由于非税收入政出多门,以前我省非税收缴,都是各执收(罚)单位手写开票,缴费人到银行缴费,所收费款先进入执收(罚)单位的过渡账户。由于是手写票据,碰到熟人少收点儿、看见不顺眼的多收点儿等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还有个别执收(罚)单位截留过渡账户的费款,私设小金库,导致非税收入不能及时、足额、准确进入国库。 “现在,单位手写票据已等同违法,各执收(罚)单位的过渡账户也已全部取消。”省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王进同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非税收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理顺收缴管理流程,规范执收执罚行为, 2010年底,我省全面推广并成功运行“河北省非税收入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通过财政部门、执收单位、代收银行三方互联互通而实施非税收入征缴、财政票据管理、非税收入稽查、非税收入核算及分成划转等非税业务。据了解,这套系统内,各单位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全部固化,任何部门都不可能再拓展收费项目。全面实行“票款分离”,所有的非税收入实行直接上缴财政专户,增强了非税资金运行的安全性,保证了非税收入入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不仅节约了征收成本,方便了缴款人,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透明。”新乐市发改局副局长秦晓鹏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已全部取消原来的69个过渡账户,所有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缴,“有效地从体制上杜绝了乱收费等问题,实现了源头治腐。真正做到了缴费人放心,收缴单位安心。” 据了解,目前我省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是全国覆盖面最大,涉及执收(罚)单位最多,真正实现了财政、执收单位和代理银行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全省统一的管理系统。截止目前,全省200个市、县(区)财政部门使用了“非税收入管理系统(财政版)”,7000多个执收单位使用了“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执收版)”,截至6月份通过系统收缴非税收入资金约187亿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