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资源税 谁与谁角力
日期:2011-06-22
根据新疆地税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未进行改革的2010年前6个月,全区油气资源税收入为3.71亿元;
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后的后6个月,油气资源税收入为21.64亿元
6月1日中午,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油田轮南站,正在检测输气管的安全系数。作为“西气东输”首站,这里以5000万立方米的流量,通过全长约4000公里的管道,将天然气输往上海、北京等东部城市。
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价,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总量达到160亿吨,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国油气工业的“希望之海”。除了塔里木盆地,新疆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自去年以来得到特别重视。
作为中国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新疆在输出资源的同时,呼吁资源税改革近20年,2010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后,这里终于拉开资源税改革的序幕。一时间,舆论纷纷关注,有专家甚至预测新疆的地方财政将因此增长100亿元。
新疆究竟因资源税改革受益几何?在资源税的调节下,相关利益方在改革中达成了何种程度的默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近日就此问题走访了新疆多地。
县里的大手笔
初夏时节,通往拜城县赛里木镇的乡间柏油路上,随处可见维吾尔族老人赶着毛驴车,穿梭在蜜蜂环绕的沙枣树下,路两旁是葡萄藤掩映中的土块房。
如今,这些分散的传统土块房不再是唯一的居住方式。在赛里木镇夏合买里村,一排排框架结构的房屋,正以集中居住的形式,给当地农民带来新体验。
“这房子有16根抗震柱,说是可以抗八到九级地震。”夏合买里村的库尔班江告诉本刊记者,从2010年6月开始,村里开始兴建这种“富民安居房”,一户至少有80平米,屋前还有宽阔的庭院。
10年前,这里也曾兴建过“抗震安居房”,但因为没有院子、没有牲畜圈,农民并不买账。
这次的“富民安居房”,不远处盖起了牲畜圈,镇政府垫钱买来小鸡仔和饲料,养到一定时间交给农民,人们这才放心地住进来。
包含了居住区、养殖区、种植区的富民安居房,每平米的造价为1500元。在赛里木镇夏合买里村5组的规划列表上,建设100户富民安居房,前期预算为1384.4万元。其中尽管有中央财政补助的100万元、浙江对口支援的460万元,还是需要有县级财政来配套。
“农民自筹了364.4万元,但这里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大头还是要地方政府出。去年县里一下拿出460万元投入安居房,搁以前根本拿不出。”赛里木镇党委书记董磊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大手笔。
令董磊意外的是,2011年5月,拜城县委决定对富民安居房改建户型,要求“20年不落后”:每一户都如同小别墅,坡顶,集中排水、集中供热,水、暖、电、厨、卫、浴一应俱全。
为此,建设成本又追加了500万元,并且全部由县财政承担。而2011年拜城县共启动了1297户富民安居工程。
董磊说,相比以前,现在的县财政比较充裕。一年前启动建设安居房,正赶上资源税改革,帮扶作用挺大。
拜城县原本是农业大县,2004年以来,随着中国最大的陆地整装气田“克拉2”在其境内投产,还有相继探明的新气田、油田,县里约60%的财政收入都来自油气税收。2010年因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拜城县天然气产量虽然比2009年减少了15.62亿立方米,但是资源税的收入却比2009年增加了2倍多,为6357万元。
类似拜城县,油气资源辐射到的自治区11个地市州、33个县市,在资源税改革后都获得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在自治区层面,增收效应更为明显。根据新疆地税局提供的最新资料,2010年前6个月,全区油气资源税收入为3.71亿元;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后的后6个月,这个数字为21.64亿元。2011年仅1到4月,自治区油气资源税累计收入已达16.6亿元,同比增长近6倍。
老爸有钱了,儿子还可能没钱花吗
不过,资源税为油气产地带来的财政增收效应,与当地的预期似乎有不小距离。
拜城县政协副主席、油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蒋加强表示,2011年拜城县的民生工程投资远远超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还是依靠贷款,仅靠资源税的增加是不够的。
一则油气产量有限,收入增幅自然受限。二则资源税在整个油气总税收的结构中占比小,大部分是增值税。
近日,一则消息令拜城县有些郁闷——“克拉2”要限制产能了。这可能影响拜城县今年的油气资源税收入增长。
“限产通知还没下发,但是中石油的领导已经到拜城来说过,现在中哈天然气管道通了,尽可能先用国外的,国内的天然气就作为补充,‘克拉2’将作为重要的调峰气田。”拜城县政府一位官员透露。
塔里木油田公司克拉作业区经理张强则告诉本刊记者,这是为了保证“克拉2”气田的长久开发。气田正常产能是一年100亿立方米,但近几年基本在120多亿立方米。现在必须限制开采速度。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想资源税收入增幅提高,资源开采量自然是越大越好。
蒋加强表示,县里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趁着资源税改革赶快开采,迅速带动财政增收,但这种冲动最终还是抑制住了,长远来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
资源税不如预期增长那么大,一些基层官员抱怨自治区拿走的部分太多。
“2009年资源税征收后全口径(征收总额)交到县上的是一个多亿,但是要和自治区分成,地方只留下2500多万。”拜城县一位基层官员认为,资源税是地方税种,应该都留在地方,也就是油气产地。
新疆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专门出台了自己的资源税分配政策,按照“自治区留75%,地方留25%”的比例分配。
2010年资源税改革政策出台后,新疆涉油气地区一直在向自治区人大提出有关“资源税收入分配比例调整”的问题,各涉油县也曾集体找自治区政府领导交流过,自治区的一位高层领导回应:老爸裤袋有钱了,儿子还可能没钱花吗?
油田企业干脆限产,或者直接停产
“我们也挺同情地方的,也想过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这个比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税局总会计师方章荣表示。
但是,从现实来看,涉油县在整个新疆地区还是少数,如果资源税的增收效益在少数地区过于明显,显然不利于考量资源税改革的全盘效益。
“现在新疆一些相邻的县,有油气的和没有油气的,财政收入差距已然很大,如果让涉油县的资源税收入增长过快,差距就拉得更大了,这时需要自治区先收上来,做一个平衡。”新疆地税局财产和行为税处一位官员表示。
其实在自治区层面,“资源税收入分配比例调整”已不是关注焦点,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资源税的总体收入并不像舆论炒作的那样,增长很多。
据介绍,新疆现有138种资源矿产品,最具优势的是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年产量全国第一。按理说,资源税收入应该很高。2010年改革后,外界预测资源税增收100亿或者80亿,结果油气资源税只增加了17.71亿元。
“新疆资源税的总体收入还比较少,和资源大区的地位不太相称。”在2010年5月下旬新疆地税局有关“资源税改革一周年”的汇报材料中,本刊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
“去年新疆的国税、地税加在一起是1000多亿,而资源税总共才收了32.32亿元,比重还是太小。”新疆地税局财产和行为税处处长陈跃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此外,这些资源开采企业,资源税的税负平均下来不到1%,增值税平均税负能达到10%左右。
5月24日,恰逢国家税务总局到新疆调研资源税改革情况,在座谈会上,新疆地税局提出:资源税的税率还有提升空间,同时建议适时取消减免税。
此言一出,一位油田公司的财务处负责人当场表态:资源税的税率如果还要进一步提高,油田企业干脆限产,或者直接停产,政府也就没有这项收入了。
参与座谈的新疆各大油田企业中,除了塔里木油田公司表示资源税改革对油田利润影响不大之外,其他油田公司均表示自身税负已难以承担。
新疆油田公司财务处负责人说,该公司今年1到4月的资源税同比增长了684%,预计全年约20亿,公司利润将减少17.47亿元。
油田企业强调不堪重负的理由是,近年来油田开发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不断下滑。“在中石油的14个油田中,除个别油田如塔里木油田等盈利,有近三分之一的油田接近亏损线。”吐哈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刘玉喜表示。
特别是处于中后期的老油田,开发压力颇大。有50年开发历史的克拉玛依油田,目前开发的很多是高含水油田,产出90%都是水;同样进入老化的吐哈油田,只能开采稠油、高凝油等,油气成本高于中石油集团平均水平。
“现在每桶原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是40美元,而吐哈对应的实际操作、完全成本已达到39.6美元,主要包含材料、动力及更高的技术成本。”刘玉喜表示。
多数油田企业认为,在成本压力下,资源税改革带来的税负增加,让企业感受到双重压力。如果政府不能体谅,企业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难以投入更多资金开发油田。
“现在重要的不是进一步提高税率,而是把难开采的高含水油田等,纳入资源税优惠范畴。”一位油田公司财务处负责人表示。这一建议与新疆地税局提出的“取消减免税”恰恰相反。
不能全力押宝在资源税上
对于油田企业“叫苦”,一般市民不甚理解。
乌鲁木齐一位市民告诉本刊记者,中石化虽然在新疆的油田不多,这几年早就在乌鲁木齐北边最好的地段上,花几个亿建起了高档大楼。
石油企业与地方在收入上的差异有多大?中石油在疆企业的一名老员工告诉本刊记者,自己的一位老同学在附近县里当县长,却住着价格只及自己一半的房子,每次聚会都是由他这个“石油人”请客。
“新疆很多的县长、县委书记都是这样,连请客都请不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研究发展中心主任赵德儒表示。
“资源税就是让贫穷的地方充分享受贡献资源后的增收权利。”赵德儒说。
“资源税第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调节级差收入,但是1994年推行这一税种后,基本没有发挥出这一作用。”新疆地税局财产和行为税处官员先福军介绍说,1994年定的税额,比如煤炭资源税,一吨是按3角、4角、5角算,十六七年过去了,一直到2008年才改为3元。2010年资源税改革之前,原油的税负自1994年起一直没有变化,在0.8 %左右,现在才达到4.49%。资源税改革如要推广,税率还有提升空间。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调研员袁泽君认为:资源税改革接下来的走向,既要兼顾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又要考虑到公平竞争,征收简便。这里面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不能说只顾一头,成本高于价格的时候,企业肯定不干,又怎么收得上来?
“从油气集团公司整体的盈利水平来看,我们认为是有提升空间的。但是还是要提促产增收,企业该照顾的要照顾,确保油气田企业的发展,以此保证税收来源。”方章荣表示,关于提升资源税的税率空间,企业和政府各执一端很正常,毕竟立场不同。
他认为关键是寻找结合点,也有油田企业提出,希望资源税多交一点,企业所得税少交一点。
“要按照资源大区的目标推进新疆资源税改革,但是不能把资源大区这个宝,全押在油气资源税上,否则把油气企业压死也实现不了。”方章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