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至去年底我国对外投资累计2457.5亿美元
日期:2010-11-0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11月0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商务部副部长陈健介绍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暨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0》和《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并答记者问。
直播摘要:
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居全球第15位和发展中经济体第3位(前两位依次为中国香港、俄罗斯)。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5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09年底,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对外劳务合作稳中有升,累计签订合同额6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陈健:今后五年“走出去”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将有明显提高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按照中央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我们提出了今后五年“走出去”战略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末,“走出去”战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实现飞跃发展,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初具规模,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际合作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陈健:中国对外投资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
一是通过开展属地化经营,培养大批当地人才,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投资不仅带去了资金、技术,还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据统计,2009年境外中资企业实现境外纳税106亿美元,雇用当地员工43.8万人。例如:中钢集团公司在南非开展的铬矿项目带动当地矿山开采及产品深加工,年出口额约7600万美元;项目使用的电炉由当地公司承建,造价近2.4亿兰特,带动了当地工程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中钢集团在当地采购原材料及相关服务,有效拉动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
二是通过资源能源合作,帮助东道国提高资源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企业合作开发苏丹的石油资源,建成了年产2700万吨的油田生产能力,3000多公里的输油管道,以及年加工能力500万吨的炼油厂,帮助苏丹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苏丹经济发展获得巨大动力。
陈健:指责中国国有企业享受政府补贴是没有依据的
目前确有一些国家指责中国国有企业享受着补贴,但是我认为这种指责是没有依据的,到现在我没有看到指责的证据。他们想象国有企业天然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企业已经被推向了市场,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现在经营者要完全承担自己的责任,政府是没有补贴的。
商务部:已与13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对外直接投资这几年快速发展,从03年的28亿美元,到09年达到565亿美元。随着对外投资合作的快速发展,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来保障他们在境外投资的权益和安全。
对服务保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签双边投资协议。与13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东盟、智利等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与香港、澳门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与台湾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30个投资工作组,签署了11个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协定或备忘录、14个劳务合作协定或备忘录。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投资促进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签署了67个投资促进备忘录。
商务部:中国企业应针对海外恶性竞争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矿业投资是中国对外投资当中的一部分。尽管它在对外投资总量当中仅占24%不到,但是比较引人注目,比较吸引眼球。我们把矿业对外投资也作为对外投资当中的一部分进行促进和规范。至于说矿业企业间的相互竞争问题,这个恐怕不仅仅局限于矿业企业,中国企业好像在好多地方都在进行着竞争。
就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第一,恶性竞争的形势正在趋于缓和,我看到的是逐步好转。从恶性竞争到良性竞争再到良好的经营秩序,这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原因分析,主要是中国企业没有完成它参与自由竞争这么一个历史的发展阶段。你想,我国改革开放才30多年,我们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的企业在发展当中,它没有完成自由竞争这么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因此它并不很懂竞争。它不懂,出手要么就重了,要么就偏了。
陈健: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是民企对外投资的一个很好案例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我刚刚举的例子都是国有企业,这一点我表示抱歉。事实上我们把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都视作企业行为,在管理和政策促进方面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没有区别对待。中国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领域是非常活跃的。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大力支持并努力促进的。商务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和全国工商联有一个工作机制,一起促进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比如前不久有一个案例,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就是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陈健:汇率变动并不表明我们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取向
当然我们现在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完全能跟它自己相比,这里面还掺着一些参照因素,比如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有些国家货币在争相贬值,这就相对衬托出人民币的升值,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幅度不会这么大。汇率对于当前对外投资、贸易投资的关系刚刚已经讲了,我们要把它可能对对外贸易投资产生的负面效应转化,压缩到最低。比如一些产品由于升值就不好出口了,就要加速结构的调整。对于对外投资的促进,它的正效应我们尽量把它放大。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商务部: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增速下降与企业规避风险有关
关于承包工程合同额下降,我们认为是正常的。因为我们长期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大家也都习惯了,一看下降就受不了。但是作为整个经济的发展肯定是波浪式,刚刚在局部点的下降是有原因的,这跟国际市场的情况或者跟我们有一些项目拿着合同不敢签都有关,企业更多地是在考虑规避风险。但我想今年发展的总体形势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