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国税:改革创新促发展 与时俱进铸辉煌 日期:2008-12-23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整整30年历程。 30年,在历史长河中仅“弹指一挥间”,但中国在这30年走向开放,走向世界,走向繁荣富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起走过来的江西省税务系统,在依法组织税收收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强化税收科学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国税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追求卓越,走出了一条思想观念大转变、服务经济大发展、各项工作大突破、社会形象大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改革奋进的昂扬乐章,实现了江西国税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解 放 思 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入新世纪,江西省国税局党组一班人深知,要在高起点上求突破,在高标准上谋发展,需要智慧,需要激情,但更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跳出税收看税收、走出江西看江西,解放思想,实施理念创新,用发展的新观念来统领全省国税人员的思想,开阔视野,改进作风,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江西省情、税情的国税发展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成为贯穿江西国税发展历程的一条红线。2001年,在全系统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并组织省局中层干部和各设区市局领导班子成员赴沿海发达省份学习考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寻找差距,为坚持依法治税、促进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以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江西国税实际,每年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树立江西国税人新形象”、“弘扬井冈精神,兴我国税事业”、 “树立科学税收发展观,实现国税事业新跨越”、“建设和谐江西国税,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这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搅动了江西国税人的思想。发展理念、法制理念、创新理念、人本理念、服务理念植根于每一位江西国税人的脑海中,体现到了每一位江西国税人的实际行动上,江西国税呈现出一派思发展、议改革、谋突破的喜人景致。 树立了发展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国税工作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杠杆,在促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广大国税人员自觉地把国税工作置于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中研究和落实,注重从经济发展中寻求推进税收工作的动力,实现了税收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树立了法制理念。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能否坚持依法治税,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税收组织收入和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系统上下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税收政策,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优化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国税工作沿着法制化轨道迈进。 树立了创新理念。改革创新是推进江西国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有效途径。近年来,江西省国税局坚持改革创新,用新的眼光审视形势任务,用新的理念谋划发展思路,用新的思维研究整体布局,用新的举措构建和谐局面,在实践中深入推进税收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和手段创新。 树立了服务理念。提供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各级国税机关把优化税收服务作为税务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拓展服务内涵,对外优化为纳税人服务,对内优化为基层国税机关服务,治税理念实现了从“以税务机关为中心”的管理型向“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型转变,税收服务实现了从注重形式的微笑服务向注重实效的满意服务转变。 树立了以人为本理念。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带好队,才能收好税。国税队伍的结构、素质状况,决定着税收工作的质量。为此,江西国税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大力实施素质提高工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税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改 革 创 新 改革创新是江西国税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01年以来,江西省国税系统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着眼于国税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对税收管理的全面筹划、系统整合和整体推进,一年实施一项创新性举措,逐步构建起新的发展平台,推动了江西国税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2001年9月,以深化征管改革、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全面推广应用综合征管软件“三改一推”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拉开帷幕。全省11个设区市先后分五批,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初步建立起以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为特征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2004年1月1日,设区市级集中版综合征管软件在全省国税系统全面推行到位,税收数据实现市级集中处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2006年1月1日起,逐步实现了省级数据集中处理,省级税收会统集中核算,省级税源直接监控,省级税收执法管理,省级税收管理服务,为税收管理搭建了一个较高的平台。省局在2004年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加强和改进基层建设。基层是税收工作的基础,基层工作质量直接决定、影响整个全省国税工作水平。2002年,江西省国税局在全国率先把基层定位从农村分局(所)扩大到县(市、区)局,县(市、区)局不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机关,转变成以税收直接征收管理为主兼有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基层单位,并将基层建设从注重硬件转向硬件和软件并举,侧重软件建设上。以“四基”(干部队伍基本素质、税收工作基本制度、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基层工作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统揽基层建设全局,以“五好”(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管理机制好、执法质量好和社会形象好)作为衡量基层建设成效的标尺进行严格考核验收,2004年底全省国税系统基层单位全面达标。省局在2003年全国税务系统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实施基层单位税务人员能级管理。基层单位行政领导职位少、级别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重要性、税收风险、素质要求都不一样。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以岗择人,使人的素质和岗位要求相适应,并实现绩酬挂钩,调动税务人员工作积极性?2003年,江西省国税局研究推行基层单位税务人员能级管理,实行“以能定级、以岗定责、岗能匹配、绩酬挂钩、动态管理”,建立了一个充满竞争和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省局在全国国税系统人事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推行税收质量管理。2004年起,借鉴、吸收当代管理科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省局研究与实施税收质量管理,编写税收质量管理体系文本,设计了涵盖税收执法、行政管理、信息技术等三大类业务四级225个税收管理质量指标和100项税收管理工作标准,省市县三级局361个岗位的操作规范、三级九类绩效考核办法,在赣州、宜春进行了试点,促进了税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2006年12月,“税收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施”项目通过江西省科研成果评审。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对理念、体制、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后,2005年,省局把加强和改进思路政治工作作为全省国税重点工作,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税收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以规范的制度约束人,以文明的形象塑造人,助推江西国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和改进税源管理。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性工作。2006年,省局把加强和改进税源管理工作作为全省国税工作重点,积极构建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税源管理机制,提升了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工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国税工作的基本准则。2007年,江西省国税局把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全省国税重点工作来抓,召开了全省国税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制定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全面清理和规范税收规范性文件,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将税收执法全部纳入计算机进行自动考核和监控。省局被评为“2007年度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构建和谐江西国税。建设和谐国税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税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江西省国税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按照“公正执法、诚信服务、科学管理、廉洁奉公、团结奋进”的基本要求,建设和谐文化,规范税收执法,提升服务水平,健全管理机制,提高行政能力,大力推进和谐江西国税建设。 江西省国税局每项改革创新举措都是抓三年,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各项改革兼容互补,协同配套,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螺旋式提升。每一项创新性举措的推出,遵循了税收科学发展规律,都有税收实践基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