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国税局重彩描绘递增曲线 日期:2008-10-28
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各地税务机构分设为国税和地税两块。从1994年到2007年,如果把年份当作横坐标,夷陵区国税收入当作纵坐标,将描绘出一条成正比的上升曲线:1994年1.02亿元,2000年到2亿元,2004年3亿元,2006年4亿元,2007年5亿元,今年将超过6亿元。这条曲线,印证了夷陵区税收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该区国税局先后被授予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和全省税务系统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宜昌市国税局和夷陵区委、区政府表彰为红旗单位。 责任:练就国税系统“铁军” 10多年来,夷陵区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职责管理体系,加强计划管理,强化税源分析,坚持重点突破,营造执法环境,实现了收入规模不断壮大,征管体制不断完善,税源管理不断加强,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目标。区国税局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完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建“五好班子”活动,认真落实五年教育培训规划,全局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8%。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推出了“科室主讲、骨干领学”、“五式学习法”、“兴趣小组”、“三大论坛”等学习模式,构建了“学、考、述、挂”教育培训机制,培养了58名业务能手。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构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聘请了100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有效杜绝了在税收管理、干部人事、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服务:构建网上办税平台 夷陵区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制度、政务和业务建设,着力构建国税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有机融合的平台。该区国税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瞄准搭建一体化电子税务平台的目标,不仅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还先后探索性地推出了“电话报税、授权代缴”等多元化申报方式。2003年,区国税局成功创建了“网上办税服务厅”,并于同年9月1日推广运行,让广大纳税人实现了网上办税。 该局通过调研,制定了磷矿石、专业市场、家电行业、房地产企业等6个单项税收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的目的、内容、手段和方法。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创新征管办法,有效解决了税收管理工作中“越位”和“缺位”的问题。 为促进机关行政管理和具体办事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该局在行政管理上实行首问负责制,并推行了月段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精品工作法和项目工作法等“四大工作法”,促进了工作的落实。 创新:铺设税企无障碍通道 过去,税务系统一直在倡导纯粹的执法而忽略了必要的服务,致使征纳双方一直困扰在“对抗赛”中难以调适。对此,夷陵区围绕税收执法与服务展开大讨论。 打开税企之间的绿色通道靠什么?答案很简单:靠文明、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该区国税部门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以“承诺、限时、预约服务”为基准,以“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为起点,以“电话、网上报税”为平台的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于一体的为纳税人服务的办法,先后配合该区成功引进了娃哈哈、汇源果汁等10多家精品名牌企业,而且很快就发展成为了该区的支柱税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