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职员工人均税前年收入增至7万
日期:2008-09-05
2007年全市区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人均年收入高于5万元,全市教职工人均年收入为7万元(税前),较上年增长16.35%。市区平均为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66%,郊区平均为6.8万元,比上年增长16.22%。
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昨日公布《关于2007年本市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去年,本市各区县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全市教职工待遇有所上升,人均年收入为7万元(税前),同时,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城郊结合部,特别是郊区的幼儿园超班额矛盾最为突出。
教师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显示,2007年全市各区县全部达到教育财政拨款增幅、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规定。各区县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占教育财政拨款的比例平均为61.56%,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幅比财政收入增幅增减,全市各区县平均达到6.84%。
同时,中小学生均经费投入差距逐步缩小。虽然2007年远郊区县平均为13.92%,仍低于9个中心城区的平均数14.54%。但崇明、金山、奉贤3个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市转移支付后的生均拨款水平已超过全市的平均水平。
教师待遇方面,2007年全市区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人均年收入高于5万元,全市教职工人均年收入为7万元(税前),较上年增长16.35%。市区平均为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66%,郊区平均为6.8万元,比上年增长16.22%。在教师收入总体提高的同时,远郊各区县还十分注重运用政策杠杆,如金山、奉贤等区从2007年起向农村教师发放每月100-200元的任职补贴,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缩小区域内部的差距。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分别比上年增长36%、51%、17.6%和11%。
幼儿入学矛盾逐渐显现
《报告》显示,2007年本市班额标准执行情况,幼儿园的超班额情况相对较突出,其中金山、青浦、松江、南汇的公办幼儿园班额达标率都低于20%。
《报告》分析显示,远郊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班额达标率低于市区,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教育公建配套建设中存在缺配、少配和低配等问题。另外,有的郊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大多集中在中心城镇,也加剧了超班额的矛盾。
市教委进一步解释,上海的班额人数是全国最低的。按照国家标准,小学40-45人/班,初中45-50人/班,而上海的平均班额为30人/班。“小班制”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互动。但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幼儿的入学矛盾也逐渐显现。
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超班额的学校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一方面,户口在本地的孩子要入学;另一方面,外来人口多集中在这些区域;加上越来越多的人在城郊结合的地方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