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税收优惠催生宁夏四大政策效应 日期:2008-08-29
8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给在跨越式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的宁夏注入了“兴奋剂”。8月21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务(扩大)会议,指出《意见》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 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机遇、一种资源,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是更大的机遇、更有效的资源。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一系列政策让西部人民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记者最近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的财税政策效应进行了多方探访,期待自治区抓住《意见》被原则通过的契机,进一步抢抓机遇,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全区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9年9月,国家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推动西部12个省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宁夏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眷顾的12个省区之一。“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成为当时宁夏最热的流行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区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上取得了哪些效果呢? 记者从税务部门了解到,近十年来,仅我区国税系统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就为3032户(次)企业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41.4亿元。这些企业利用减免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了发展后劲,在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凸现出四大政策效应。 效应一:吸引重点投资客户落地宁夏。据介绍,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投资者来我区投资。截至目前,全区国税部门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已达15898户,是2002年管户的8倍,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助推下,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落户宁夏,使宁夏的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煤化工和西电东输等重点项目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效应二:涵养了后续税源。我区受地域制约,发展资金不足始终是困扰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级国税部门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举措,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为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特别是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减免税渡过了难关,实现了经济和税收的双赢。宁夏长庆抽油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宁夏唯一一家抽油杆及配件专业生产制造企业,2006年和2007年,该企业执行西部大开发15%的优惠税率,两年间减免企业所得税522.21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资金上的不足,加大了硬件投入和技术开发投入,增加了企业采油的科技含量,提升了油井作业效率,提高了油品的采集率,降低了采油成本。 效应三: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几家风力发电企业的建成发电,为我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起到了政策引导作用。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推动了我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运用环境治理不达标不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硬性调控手段,迫使高耗能企业加大环保设备的投入和环境治理措施的改进,确保排放达标。这一政策的落实,加快了我区高耗能企业的环境治理。 效应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推动传统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技术改造的能力,加快了我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宁夏宁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区一家由国家开发投资与自治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宁夏地方铁路。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自2003年享受西部大开发15%的税率优惠政策以后,四年间共减免企业所得税2370万元,企业运用减免税进行扩能改造,运输作业效率和公司经济效益明显上升,运输能力由500万吨/年提高到1000万吨/年,实现收入也从2003年的5408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18899万元,增长了2.49倍。2008年1月至7月,该公司共缴纳企业所得税1746.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税收优惠政策的带动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