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地税科学化控管企业所得税税源 日期:2008-08-19
江西省地税局改变传统的人工静态跟踪方式,增加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的科技含量。2007年,全省地税系统入库企业所得税43.4亿元,同比增长40.9%,占全省地方各税总收入的比重达20.1%,成为仅次于营业税的第二大税种。今年1月~6月,江西省地税局努力克服新税法实施后政策性减收因素,全省完成企业所得税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3亿元,增长30.5%. 依靠科技创新,让所得税税源可“视” 针对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企业所得税所占份额逾半的现状,以及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纳税主体复杂、流动性较大、持续变化性强和点多面广的特性,江西省地税局积极应用科技手段强化税源管理。 吉安市地税局自行研发了一套GIS税源定位可视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的信息化、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该系统集“地理信息、属性信息、征管信息”于一体,通过与省地税局税收征管系统的功能对接,只要对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进行“地理信息形象图文标注”和及时的“属性信息录入”,便可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对每个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每个楼盘、每套商品房的具体地理位置及预售情况、税款缴纳等情况的多维信息比对和多层次密集监控。使用该系统后,吉安市地税局2007年比上年增加所得税管户231户,增加企业所得税2850万元。其中,房地产和建筑安装项目缴纳企业所得税1390万元,占入库所得税总额的15.4%. 注重数据分析,让所得税税源可“控” 如何发现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解决企业所得税管理难的关键所在。江西省地税局通过做好数据分析,详细掌握了解所得税税源。 江西省地税局重视宏观数据分析的经常化。他们定期将全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业职工工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与企业所得税征管指标进行比对,同时经常将本省企业所得税征管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省市进行横向比对,努力将企业所得税的增减变化情况掌握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江西省地税局重视客观数据信息的平台化。他们研发了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凡年纳税额超5万元的企业资料全部录入管理系统,结束了长期以来征管资料只能依靠手工操作的历史,实现了纳税人财务数据及纳税信息的市、县、分局三级共享,拓宽了企业所得税的税源监管渠道。2007年,通过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系统查出有问题的企业168户,补征企业所得税859万元。 与此同时,江西省地税局重视微观数据分析的预警化。他们建立了以“因素分析、逻辑分析、差异对比、推理判断法”为技术手段,以分行业的“成本费用变动率、资本收益变动率、利润税负变动率、主要生产原材料变动率”等15项指标值为预警技术指标,以实地核查为技术辅助手段的所得税征管数据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具体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申报税款等相关指标的比对分析,以及对同类型、同规模企业成本利润率、毛利率、所得率等指标的系统评估,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久亏不倒”、利润税负率明显低于行业水平的企业,深入分析税基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征管措施,有效地将每个具体企业的费用列支和收入实现情况,以及所得税的申报、缴纳情况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 规范行业征管办法,让所得税税源可“增” 按照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要求,江西省地税局通过不断完善税源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了企业所得税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江西省地税系统改革、规范了一些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所得税征管。新余、抚州、吉安市地税局针对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行业收入费用难以监控、企业所得税税基受侵蚀严重的状况,提请当地政府批准出台了规范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行业税收征管的三个规范性文件,开创了定率和查账结合、预缴和汇缴结合的行业税收征管新局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对核定征收户只定不管、“一定了之”的简单征管方式,规范和细化了三个重点行业的企业所得税征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