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税大力实施“三大工程” 全力打造文明规范行业
日期:2008-07-25
近年来,海南省国税系统围绕“文明、法治、高效”的主线,积极实施“以全面提高海南国税干部队伍素质促进税收管理科学化,以构建更具活力的特区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保障税收执法规范化,以信息化带动税收管理现代化”三大工程,推进海南国税事业跨越式发展,努力打造文明规范行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机构成立14年来,全系统共有149个单位(次)、229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917个单位(次)、2998人(次)获得市县级以上表彰,先后有5个单位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省局还连续被海南省委、省政府评为“2000—2002年度全省文明单位”、“2003—2006年度全省创建文明规范行业先进单位”。在全省有关行风评议活动中,群众对国税机关的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
一、大力实施素质工程,造就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有理想、高素质的海南国税干部队伍,促进了税收管理科学化
围绕“立足于改革发展,构建大教育格局,造就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有理想、高素质的海南国税干部队伍”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推进教育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税收管理的科学化。
一是以坚定信念、增强事业心为目标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增强。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引导干部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开展道德教育,以学习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清正廉洁”的税收职业道德规范和“八荣八耻”教育为重点,引导干部职工不断增强道德意识,将道德规范转化为精神力量和行为取向。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组织开展读廉政书、看廉政电影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为主题的廉政党课,引导干部职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开展政策法规教育,引导税务干部强化法治观念,掌握法律知识,确保严格按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二是以增强执法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纳税评估员培训、“六员”培训等,保证了管理知识的更新。先后联合清华大学、扬州税院等院校举办了一系列领导干部培训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2006年以来,全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6期,培训干部3630人次。
三是以强化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为目标切实加强学历教育和专门培训,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四是以振奋精神、激发活力为目标积极建设税收文化,文明和谐氛围日渐浓厚。大力培育“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倡导“抓落实是一切决策的生命”的执行理念,省局每三年组织召开一次由全系统四级干部参加的“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对前三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逐项对照检查,对后三年的工作进行全面规划,逐步营造了立说立行、求真务实的抓落实风气。推进争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干部活动,形成了全员学习、刻苦学习、团队学习的良好风气。开展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以典型引路,用身边事和身边人教育干部,营造了争先创优、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局党组的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省局机关的向心力、凝聚力。积极开展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扶贫攻坚等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全系统干部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83.55万元;连续12年开展慰问红色娘子军活动;连续9年开展联手扶贫,挤出270万元捐资兴建“片石希望小学”等,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实施体制机制工程,构建更具活力的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保障了税收执法规范化
全省国税系统把实施体制机制工程,保障依法治税作为文明创建的重中之重,努力做到征管讲法律、服务讲规范、工作讲程序、办事讲规矩,构建了法治、公平、文明的税收环境。
一是积极构建更具活力的税收征管体制机制,为依法治税提供了有力保障。优化了征管流程和岗责体系,构建了税源监控、税款征收、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一体的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征收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执法监督考核体系。构建了便捷的办税服务机制,多渠道的宣传咨询服务机制,覆盖税前、税中、税后各环节的全方位服务机制,以办税服务厅和网络为主体的纳税服务组织机制。逐步构建了“分工负责、相互制约”的内部运转协同机制,“激发活力、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相并举,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大教育机制,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
二是大力规范执法行为,不断优化税收环境。建立覆盖全系统各执法岗位和主要环节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执法行为的全程监督和自动考核。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大力整治以税谋私、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较好地解决了执法随意性问题。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从重从快打击偷、逃、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3年查补税款近5亿元,配合司法机关批捕了30名涉税违法犯罪分子,净化了税收社会环境。
三是持续改进纳税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办税程序最优、办税成本最低、办税效率最高、办税最为便捷”的服务型国税。打造了网上税务局——海南国税门户网站,开展网上办税和信息公开、政策咨询、税法宣传、办税指南、互动交流等服务;加强了办税服务厅建设,引进了“前后台管理模式”,建立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设置了全职能窗口,为纳税人提供从税收咨询、税法宣传到法律援助等“一揽子”服务;规范和加强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设,建立专门咨询人员坐席制度,推行网上申报和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等多元化申报、缴款方式,80%以上的纳税人采用了网上申报,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涉税事项。尽力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对办税程序尽可能简化,对报表资料尽可能减并,还在全国比较早地推行了国、地税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
三、实施信息化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带动了税收管理现代化
近年来,全省国税系统积极探索税收管理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信息化带动税收管理现代化,有效地提升了管理效能。
一是大力强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了以CA技术为核心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密钥管理和权限管理以及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等防护措施,保障了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绝对安全。
二是积极推进应用系统建设。针对制约全省国税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引入项目管理理念,陆续组织了门户网站系统、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20个项目攻关组集中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2007年10月,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运行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实现了税款划缴方式的重大突破。今年初又推出了设计先进、功能强大的海南国税门户网站以及依托于网站的网上办税系统、办税指南系统、政策法规查询系统。在总局对全国省级税务局门户网站考评中进入先进行列。不仅大大方便了纳税人,也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不断深化信息数据的挖掘利用。认真做好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工作,建立了税收管理主题数据库,为各级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提供了全面、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了税收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开展文明创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税收工作,推动了海南国税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是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变化,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富有激情、充满活力、风正心齐、团结和谐的文明氛围逐步形成,勤学习、强素质、求创新、谋发展成为海南国税队伍的主旋律。干部队伍的结构更加优化,全系统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队伍比例由2006年初的79.7%提高到目前的82.9%,其中省局机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94.6%。
二是国税税收收入连年突破。全省国税收入2006年为84.4亿元;2007年达到136.2亿元;今年上半年达到92.83亿元。从1994年到2007年,14年年均增长20.8%,累计组织收入554.7亿元,其中属于海南地方的财政收入达到213.4亿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海南提供了财力保障。
三是税收调控职能有效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得到及时全面落实,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1994年至2002年,全省共减免地产地销增值税35亿多元;2004年以来,仅落实促进再就业优惠政策一项,就使16971 人受惠;14年累计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72.53亿元。
四是新型体制机制逐步确立。适应海南特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收执法体系、纳税服务体系和税收管理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税收管理体制机制日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