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 廉生威——发生在浦北县国税局的廉政小故事
日期:2008-07-17
作为事关机关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对国税部门满意度的直接“硬性指标”——廉政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浦北县国税局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该局不仅在工作中对每位干部严格要求,从上至下一级级抓落实,更在生活、学习中予以正确引导,让每位干部常怀“律己之心”,时刻谨记“廉洁纪律”,在内心筑起牢固的“防腐拒变”防线。在这里,每位干部都清楚的知晓廉洁的真正含义,并用实际行动维护着这份清明、这份威严。
故事一:拒礼,是纪律更是原则
在北部官垌镇的某木材制品厂里,浦北县国家税务局稽查局的三名检查人员正在对该企业进行日常税务检查。在出示检查证件,告知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相关事项后,几名检查人员就开始认真地对企业提供的账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情况进行核实并实地对部分企业职工走访调查。这是当地一家开办不久的企业,主要以六万山所产林木为原材料加工制作产品外销。由于地处六万山脉,原材料的成色、质量比其他地方的要好,产品售出后受到了不少顾客的肯定和欢迎。但在交通不便利、地理位置并不出众的六万山中,企业要想继续发展做大做强,急需税务机关能给与其一个良好的纳税信用等级评价,作为其向外扩展业务的“王牌”。毕竟一个没有“污点”、诚信纳税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过得硬的招牌。因此在检查结束后,企业负责人以其生意人的精明惯性,将放有礼金的信封和几条高档香烟“热情”的塞进随行的车内,“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多多关照!”面对着被所谓的潜规则影响的企业负责人,带队的检查组负责人立马把塞来的钱、物还给企业财务人员,并严肃的对他们说:“钱、物,我们都不要!这是纪律、也是原则!这样的不正之风在我们这是行不通的!该办的事情我们会严格按照实际情况秉公处理,绝不会因为送礼而含糊,更不会因为不送礼而故意为难你们。检查是我们的职责和权力,帮助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也是我们的义务。”这只是浦北县国税局干部“廉洁从税”的一个侧面和缩影。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国税系统税务干部拒吃请43人次,拒收礼8人次,折款5000元。拒贿赂1人次,折款500元。该局严于律己,高标准、严要求落实抓好廉政建设在当地政府、企业、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廉洁律己”形象,公正严明、秉公执法的纪律性和原则性也有口皆碑。
故事二:严苛,是对大家负责
在浦北南部工业重镇——张黄镇的某烟花企业,企业老总谢老板刚刚送走前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税务稽查人员,正准备收拾收拾去车间走走。两位身着税务制服人员的工作人员又出现在厂办的大门口。“咦,难道是刚才的检查人员忘记拿什么东西了吗?”谢老板正疑惑着。“你好,我们是浦北县国税局监察室工作人员,想向你就刚才我们检查人员的执法规范情况和廉洁守法情况做一个回访,请给与支持和配合,谢谢!”说完,两位税务干部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廉政监督卡”递过去。监督卡上罗列了若干回访项目,包括:执法人员是否按程序和规定出示证件、是否向纳税人说明情况并告知其相关权力义务、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等等数十项内容。
“主任,你们税局工作已经相当的规范,我们企业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其实都可以不要回访了。”
“这是我们的工作。严苛,不仅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我们的同志负责。”
这是该局推行“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以来的一项例行工作,目的是为了有效的监督和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通过督促检查的方式,最大限度的纠正执法过程中的走人情关、放任自由等违纪违规行为,肃清辖区内的税务执法风气。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开展巡察问廉和落实“三项制度”的监督19人次,其中稽查19人次,发廉政监督卡30份。通过“三项制度”的监督实施,收到了较显著的效果,既促进了同志们自觉执行税收法律、政策、遵守廉政纪律,又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力和服务水平,优化了税收征纳环境,有效地预防不廉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