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镇土地使用税新规 未按期申报可罚一万元
日期:2008-06-27
陕西省宁强县广坪镇党委一班人近日显得特别忙碌,一会儿到村上与干部群众商量灾后重建方案、一会儿又要找设计专家。这些与地震天灾抗争过的人们如今正在构想重建美好家园的蓝图。
走村入户忙重建
6月20日,在与广坪镇党委书记万春荣联系以后,记者驱车两个小时到达广坪镇,然而,怎么也找不到万春荣的人影。在等待近两个小时后,万春荣手里拿着一堆灾后重建新房的设计图纸,满头大汗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原来他是刚刚从受灾严重的骆家嘴村赶回来的,一进门便说他们找专家设计了6套方案,让村里干部群众讨论,村上群众对这些集中安置点新房设计图非常满意。
万春荣说,大地震给广坪镇造成了重大损失,全镇受灾面达100%,重灾户达到70%以上,49%的房屋倒塌,51%的房屋成为危房,灾后重建工作困难重重。但是,广坪镇党委没有畏缩、不等不靠,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
水观音村是广坪镇受灾严重的村子之一,集中安置点工作难度大。当党委班子研究分工时,身为老大哥的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沈连杰二话不说,果断地说:“我去!”其实,就在党委一班人前一天研究分工会议上,沈连杰刚刚接受了广坪河村的安置点任务。
6月16日,镇党委副书记、女镇长李阳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后,和镇国土所长李新明、林业站长赵元刚一起匆忙赶到水观音村,准备召开村民会议,解决部分村民等待观望的思想。下午4时许,当她到达村子时,感到特别疲惫,有人劝她改日再开会。她想到不早一天解决村民等靠的思想,灾后重建工作就会晚一天开展,受灾村民就会晚一天住进新房。虽然很累,但她仍然坚持开会,告诉村民们一定要自力更生、不能等靠。在她反复解释下,村民们终于想通了,表示立即行动起来进行灾后重建,而她们一行却挨着饿步行返回镇上。目前,水观音村安置点的村民新房地基已经平整好并放线,有的村民已经开始建房。
两分钟的党委会
在抗震救灾中,最令广坪镇党委班子成员难忘的事,就是地震当天下午召开的两分钟党委会。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两分钟后,万春荣和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分别赶往广坪镇中心小学和中学。此时,学校内外一片哭喊声和嘈杂声。万春荣当即站在操场上大声向在场的人说:“各位师生,父老乡亲们,我们遇到了罕见的大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乱,一定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当看到学校教师已经有序组织学生聚集到学校操场并且没有人员伤亡时,他马上在广坪中学操场上召开了临时党委会。
这是一次只有两分钟的党委会,也是广坪镇历史上最短的一次党委会。7名党委成员和一位镇领导参加。会上决定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并把全镇领导干部分为三组:一组由万春荣和副镇长张海浪、镇武装部长唐定军组成,负责水观音村、骆家嘴村、金山寺村和王家河村的搜救工作;一组由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沈连杰和副书记余波、副镇长杨昌富组成,负责广坪河村、曹家沟村、茅嘴村搜救工作;第三组由副镇长邱刊和城建两名干部以及公安派出所人员组成,负责城镇周围受灾群众的搜救工作。镇长李阳负责上报灾情和镇机关的安全工作。
党委班子组成的3个应急小组就分头前往各村,查看受灾情况和开展搜救工作。下午5时,当初步掌握全镇灾情后,党委一班人又迅速决定把全镇所有干部都派到村子里,帮助村民开展自救工作,同时紧急动用镇上15万元资金,购买了250件彩条布,为受灾严重的金山寺、水观音和广坪河等村搭建近700个临时帐篷,以临时安置灾后的无家可归者。
你们太辛苦了
“你们太辛苦了!”这是抗震救灾以来当地村民对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群众对干部付出心血最好的评价。
5月27日下午4时37分,宁强县境内发生了5.7级强余震,广坪镇再次受灾。当天晚上,万春荣和镇长李阳、副书记余波等一起走在广坪镇老街道上,挨家挨户巡查。晚上8时许,他们忽然发现镇供销社职工王新华的房内有灯光,并传出电视机的声音。“里边有人,赶快去做工作,决不能让一个人因余震造成伤亡。”万春荣等便进去敲门,由于电视机声音大,几分钟后,门才被敲开,原来他准备晚上住在家里。万春荣等苦口婆心劝王新华到外边避震,可王新华却说“房子结实、没事”,就是不愿意离开。万春荣、李阳和余波一起反复做工作,王新华才答应搬出来,可是当万春荣走后,他仍然不离开。经万春荣等多次做工作,王新华终于在晚上9点多从家中搬了出来。
6月12日下午,镇党委副书记余波和其他干部一道前往骆家嘴村和水观音村了解救灾物资发放情况。傍晚时分,当余波来到金山村的许家沟、草鞋沟和雷家沟等安置点时,突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大风将手中的雨伞吹坏,他浑身上下被淋得湿透。余波手中拿着手电筒,在3个安置点逐户进行查看。突然,他看到有的受灾群众住的帐篷中进水了,急忙告诉群众赶快把帐篷周围堵一堵,以防更多的雨水进到帐篷里。雷家沟村民冯正斌看到镇干部冒着大雨在巡查,感动得直说:“你们太辛苦了!天这么黑,雨又这么大,你们还来看我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余波从这家到那家,一家挨着一家查看,硬是将3个安置点的35户村民全部查完,并排除了15户群众帐篷进水的隐患。当他回到镇上已经是次日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