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税系统在2007年税收调查工作综合评比中荣获全国第一
日期:2008-05-23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了2007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32项量化指标的综合考评结果,安徽省国税系统以84.57分的总成绩名列2007年度全国税收调查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
税收调查工作是为研究税制改革、制定税收政策、加强税收管理、强化税源监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省各级国税机关高度重视税收调查工作,不断加强对调查工作组织领导,狠抓数据采集质量,丰富数据校验方法,积极培养税收调查人才,充分利用系统软件功能,大力挖掘数据价值,开展流转税管理多项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流转税政策和管理工作的进步,受到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重视和肯定。
为完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布置的调查任务,提高税收调查工作质量和水平,在2007年税收调查中,我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加强对税收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市国税局采取三项措施并形成制度,确保税收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人员到位。省、市局流转税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县(市)区局业务科室为承办单位,确定专人负责调查工作。确保时间。各市国税局根据调查户数,制定分阶段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工作进度。严格考核。省、市、县国税局均将税收调查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坚持严格考核。二是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调查对象除包括2006年所有调查企业外,2007年还将重点税源监控企业、出口退税企业、新办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全部纳入调查范围。第一次将消费税及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全部纳税人(含个体户)纳入了调查范围。共调查各类纳税人(企业及个体户)19791户,较上年增加8927户,增长82.17%;其中:企业纳税人19299户、个体纳税人492户。调查对象当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13亿元,利润总额454亿元;入库增值税240.02亿元,占全省入库增值税的86.3%;入库消费税66.61亿元,占全省入库消费税的99.59%,调查企业基本上反映了我省的税款征收状况和结构。三是集中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素质。针对调查人员变动和新列入调查范围的纳税人较多的现状,各级国税机关对税收调查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采用现场演示、面对面辅导等方式加大辅导力度,详细讲解各项调查数据指标口径,统一取数标准,使每位调查人员和财务人员都能熟练操作调查软件NTSS系统。四是严把数据质量关,为数据应用奠定基础。我省自上而下建立了五级数据审核制度,不断改进数据审核方法。对调查数据实行企业自审、专管员初审、县(市)区级局复核、省辖市局交叉汇审、省局终审的五级审核制度。市、县国税局抽调业务骨干,严把数据采集质量关;省局采取集中会审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数据进行审核,有效地减少了数据错误率,并一次性通过了全国数据汇审。五是加强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进言献策,为加强税收管理提供指导。各级国税机关积极利用税收调查数据,结合我省税收管理的实际,运用人机结合手段,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围绕流转税政策和管理效能、增值税行业管理、税收政策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省局流转税处撰写的《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对安徽经济影响》等分析报告,分别被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研究报告》、《税收动态》和《税务研究》等采用。二是围绕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遵从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纳税评估,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省局直接组织的对55户申报指标异常纳税人进行的交叉评估中,有9户企业就是根据税收调查软件显示的企业异常申报数据,结合综合征管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和第三方信息确定的。9户申报异常企业评估入库增值税473万元,消费税238万元,分别占55户企业评估税款的17%和89%。一些地区的税务机关还结合实际,积极摸索运用税收调查系统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不断完善流转税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