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税收管理优势加强煤炭基金代征工作——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开征一周年回顾
日期:2008-04-24
2007年,全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在我省试点,省政府将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基金代征交给了地税部门,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用省局卢局长的话说,就是“全国看山西,山西看地税”。山阴县作为全省煤炭大县,做好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代征工作尤为重要。基金开征一年来,我局在筹备中起步,在探索中奋进, 充分利用税收管理优势,坚持基金与税收同征、同管、同查的工作思路,强化基础管理,优化征缴模式,加强环节监控,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应收尽收。2007年4月份开征至今年3月,开征一年的时间,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5.96亿元,日均征收163万元,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基础管理,落实了“三个同步”
一是基金政策宣传与税收宣传同步开展。煤炭基金代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史无前例,必须做好宣传发动。我们充分利用举办税收宣传月的成功经验,开展大规模的基金征收宣传活动。在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向当地政府领导、煤炭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发放《基金政策指南》140册;在煤炭工矿区设立永久性基金宣传大型广告牌8块;将基金征收政策进行通俗化、生动化加工,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刊登在企业的厂报和黑板报上,先后举办了13期;在县地税网站上开辟基金征收“你问我答” 栏目,进行互动式宣传,参与的纳税人达480余人次。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赢得了政府的支持、部门的配合和企业的理解,提高了依法缴纳基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基金分户档案与征收制度同步建立。征好基金首先要管好管户。我们对全县从事原煤开采、收购的单位和个人按季进行核查,动态掌握煤矿的开采手续、税务登记、设计生产能力、煤种、产量、销路、基金申报缴纳等基本信息,按照“一户式”管理的要求,建立基金征收户籍档案。目前全县在册登记的基金缴纳人39 户,扣缴义务人8 户,县局、税务所两级均分户设档。我们结合全省煤炭基金征收管理办法,制定了管户管理制度、征收工作制度和票证管理使用制度等,明确从税收管理员、股所长直至局长的职责,做到了依法管理、依法征收。
三是费源分析与预警管理同步进行。县局逐月通报收入情况,每季召开收入形势分析会,解决基金代征工作中潜在的问题,防止大起大落和前后脱节。同时实行基金预警管理,立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管理、取得实效,有力地保证了基金均衡入库。
二、优化征缴模式,实施了“三个办法”
一是实施基金与税收同征同管同查的一体化管理办法。我们坚持税费并举、以税带费、以费促税的原则,充分利用在税收管理中积累的征管经验、网络信息等优势,把煤炭基金代征工作融入到税收管理的大格局中,实施基金与税收同征、同管、同查的一体化管理办法。煤炭基金的申报、征收、管理、稽查与税务征收管理在程序上、方法上、规范化要求上做到同步与统一。一方面,我们在日常税收检查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企业缴纳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一并进行检查和认定。在今年所得税汇算中,企业补缴应缴未缴的基金86万元,通过以税带费规范了基金征收管理,堵塞了基金流失漏洞。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代开基金证明单等方式,对企业未缴的税收进行了补征。去年通过代征基金共补征资源税、所得税等地方各税2370万元,起到了以费促税的作用。
二是实施查验征收与查定征收相结合的分类管理办法。产量核定是做好基金征收的核心环节。我们经常深入矿井坑口蹲点核查,对企业经营方式、作业流程、经济往来、结算方式、帐证报表等进行全面了解,加强源泉控管。对帐薄健全,财务核算规范,纳税信用度高,能正确核算产量、收入、成本、费用的企业,采用查验征收办法;对虽设置帐薄,但财务核算制度不全,通过帐目不能正确核算产量、收入、成本和费用的企业和不能按要求设置账簿的企业,采取按企业耗电量、火工品消耗量等数据测算产煤量,实行查定征收。我们对查定征收的企业加强管理,引导其建账建制,逐步推广查账征收。
三是实施基金票证自开与代开相结合的以票控收办法。我们加强煤炭基金已缴证明的管理,严格“以票据管收入”。全县煤炭企业在月初申报缴纳基金时,必须将上月的已缴证明票据开具情况报送地税机关。企业在申请领取已缴证明时,必须将上次开具已缴证明的应纳基金全部缴纳,方可领取,从而保证基金的按时、足额入库。我们设立举报电话,鼓励收购原煤的单位和个人举报不开具“已缴证明单”的行为。对正常经营,但已缴证明单使用量变动较大的企业,实施重点检查,严格以票具控收入。
三、加强环节监控,把住了“三道关口”
一是把住了申报审查关。我们对煤炭企业基金申报工作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受理申报的办税人员认真分析所申报煤种、产量、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等资料的准确性和数据逻辑关系,如发现异常,及时转交税源管理部门复查,存在问题的以书面形式反馈稽查局进行依法查处。同时,对未申报、零申报和申报不缴纳基金的管户及时进行催报催缴和实地核查。煤炭基金开征以来,通过加强对申报的审查,杜绝了4起可能发生的少缴基金行为。目前,按期申报准确率达到了98 %,申报质量稳步提高。
二是把住了查验补征关。为有效防止基金的跑、冒、滴、漏,我们按照省政府第203号令的规定,积极和煤运管理站通力配合,共同做好公路和铁路运输的查验补征工作,充分发挥拾遗补漏的作用,最大限度防止基金流失。去年全县共查验补征基金0.8亿元。由于基金代证工作的逐步规范,查验补征的基金也在逐月下降。
三是把住了稽查检查关。我们根据情况,适时开展了煤炭基金代征工作专项检查。将检查的重点放在铁路煤运系统、用煤大户、储煤场和煤炭生产企业,内查税务所基金代征工作开展情况,外查企业违规操作,偷漏基金和税费现象。对查处的案件及时向社会公开,形成严厉打击偷逃煤炭基金的大环境,发挥了应有的警示教育作用。
四、加强部门协作,取得了“三个支持”
一是主动争取政府的支持。我们经常向县政府汇报煤炭基金代征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请示,主动争取支持。县政府对基金代征工作非常关心,多次召开专题会和协调会研究部署,并明文规定对基金代征工作实行 “一票否决制”。县长、分管副县长曾6次深入我局就基金代征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成为我们做好基金代征工作的坚强后盾。
二是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我们与财政、经委、公安、工商、煤炭、安监、煤运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由政府主持举行例会,坚持数据平等交换、一切为煤炭基金征收开“绿灯”的原则,从多方面、多角度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基金开征以来,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0次,解决问题13个。通过主动沟通协调,化阻力为合力,变压力变动力。
三是充分调动全局上下的支持。我们把基金代征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光荣使命,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代征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基金代征工作流程特点,切实做到县局机关与基层税务所、政策管理与一线征收的整体联动。广大税务干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克服一切困难,加班加点,连续作战,丝毫没有半句怨言。有的同志由于疲劳过度感冒,但依然坚守岗位。去年4月份开征以来,仅仅9个月的时间,征收基金就达到3.7亿元。特别是4月1日开征第一天,征收基金1051万元,相继被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以“开征首日,突破千万”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三项机制”
一是建立了基金任务考核机制。我局成立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领导组,严格实行“一把手” 工程,明确领导分工、责任部门和任务目标,层层签订了基金代征工作责任状,按月组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建立了收入进度督导机制。我们规定分管领导每月下乡督察不低于一次,相关业务股室每月下乡督察不低于两次,各所基金收入进度按月排队通报。由于各级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办公,督促收入进度,协调各种关系,极大鼓舞了基层税干的士气,有力促进了基金任务的完成。
三是建立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机制。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办税资源,对基金代征实行“一窗式”服务。并将“两制”延伸到基金征收工作中,对基金缴纳的有关事项实现首办负责和限时办结,主动为企业提供规范、文明、便捷、高效的服务,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征收氛围,树立了地税新形象。
我局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代征中做大量的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措施,着力开创基金代征工作新局面,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