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鹤壁市国税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日期:2008-03-11
“市国税局连续四年政风行风建设取得第一名,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国税部门对鹤壁的贡献不仅在体现组织税收超额完成任务上,而且在抓班子、带队伍、抓管理、树新风等方面也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为市直部门树立了标竿,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鹤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明德在参加全市国税工作会议时对市国税局所作的评价。市国税局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实现税收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仅2007年,先后获得全省国税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单位、全市突出贡献单位、全市行风政风评议第一名、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受到了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和奖 励。主要做法: 一、大力组织收入,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市国税局正确把握“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的辩证关系,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坚持“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认真落实省、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依法治税 加强税收征管的意见》,积极引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眼睛向内,苦练内功,科学分配任务,层层落实计划,坚持能级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实施项目派单管理,及时开展税源调查,推行市局领导联点到户、县局领导包干到户、分局局长直接管户制度,狠抓重点税源管理,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切实加强税源监控,努力堵塞税收流失,有效组织了税收收入,圆满完成了各项税收任务,2007年共组织国税收入108026万元,同比增长23.98%,增收20897万元。其中完成地方级收入27367万元,同比增长23.78%,增收5258万元,占年初确定奋斗目标26400万元的103.66%;完成市本级收入18316万元,同比增长20.22%,增收3081万元,占市委市政府下达目标的103.48%。税收总量首次突破了10亿元大关,税收增幅居全省第10位。全局7个征收单位中,超亿元单位由06年的2个增加到4个。税收总量2007年较2004年翻了一番。国税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为鹤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二、抓好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税收事业的发展,该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在社会各界聘请135名特邀监察员,先后进行2次明查暗访。市、县两级先后召开特邀监察员座谈会8场,发放征求意见表670余份,广泛听取了特邀监察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市县局领导带头走访纳税人,组织纳税人代表座谈会,一年来共走访一般纳税人785户,走访小规模纳税人1230户,走访个体户5100户,发放调查问卷10000份,收回9932份,通过召开“税企恳谈会”,走访纳税人等,倾听了纳税人心声,实现了税企沟通。仅去年4月份就收到纳税人20多条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该局把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进行汇总,梳理出10条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予以采纳。围绕企业最怕、最盼、最急、最需的问题,市局主要领导一年5次走进“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宣讲税收政策,及时解答了纳税人87人次16个方面的问题。山城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以纳税人的身份到办理各项涉税事宜进行换位思考换位活动,鹤山区国税局每周不少于两位区局负责人深入企业,对辖区企业走访调查,解决纳税人突发问题。浚县国税局深入国能浚县生物发电公司现场办公,实行一条龙服务。开发区国税局、淇滨国税局强化服务意识,利用税法宣传等形式为纳税人做好涉税服务。全市国税系统通过定期走访、送税法上门、宣传政策、解疑析难、现场办公、促进经济发展政策辅导会等一系列活动,为纳税人解决了实际困难。 三、加强政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政策就是最好的纳税服务。”这是市国税局一贯坚持的服务理念。正确对待手中的行政审批管理权,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确保纳税人的税收知情权、减免税享受权等落到实处。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涉及到我市服装、化工和橡胶制品三个行业。涉及到三个基层分局的7户企业。为认真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变化,该局及时上门宣传、辅导,一是组织对涉及我市的三个行业进行调整测算,测算退税率降低对我市出口退税额度的影响;二是加快出口企业单证的申报、审核和退税进度,减轻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三是帮助出口企业搞好成本核算、价格调整和节能降耗等经营管理,使企业迅速调整经营策略,最大限度减少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据统计,2007年为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粮食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办理各类退(免)税9541万元。为个体户经营政策减免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减免税款503万元。为出口企业审批办理退(免)税193户次,审批办理退(免)税6191万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蓄积了后劲。 四、创新服务形式,满足纳税人需求 国税部门虽然是一个税收执法部门,但近10年来,全市没有出现过一例针对国税部门的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原因就在于,市国税局没有将自己置于一个强势的地位,而是寓监督于执法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平等对待纳税人,不断优化纳税服务,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税收征纳环境,满足了纳税人的需求。一是简化办税程序和涉税审批。将过去300余种执法文书减并为67种,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不必要的审批和降低审批层级,将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认定等38个项目取消审批。把防伪税控最高开票限额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局,取消网上审批业务纸质流转,提高纳税人基础信息增值利用,统筹安排税收调查和税收检查。通过简并清理,共减少纳税人办税环节372个,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二是大力推行多元化申报缴税。在完善企业网上申报和个体批量扣税的基础上,开通了小规模企业、缴纳所得税企业的“一网通”网上缴税功能,实现了城区内小规模、个体纳税户登记、申报、购票“一城通”业务,在全市推广使用POS机,解决大厅现金收缴问题,目前已在全市7个办税服务厅安装到位。另外,不断加大多元化申报力度成效突出,山城国税局、开发区国税局等部分单位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率达到了100%。三是增设办税网点。为解决偏远地区申报难、购票难问题,在地处偏远的三个税源管理分局设置征收室,开展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办证、税款征收和普通发票发售工作,既解决了偏远地区纳税人跑远路问题,又缓解了县局办税服务厅的征收服务压力。目前,又一新的办税服务室——距城区最远的鹤壁集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室,各项初始化设置已经到位,已具备办证、征收和售票条件。四是纳税服务延伸化。加强国地税协作,减少征纳成本,国、地税联合换发税务登记证,并将税务登记证工本费从20元/套降低到了15元/套,共计为纳税人节省费用21万元,受到纳税人的一致好评;对全市纳税大户进行表彰,对共同认定的10个A 级纳税信用等级户向社会进行公布;按照省局要求降低了6大类普通发票价格,平均降幅达10%,为纳税人节约成本30多万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