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地方税收工作硕果累累
日期:2007-09-27
近年来,全市地税部门紧紧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学管理,在求真务实上下工夫,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建立持续稳定的地税收入机制,地税收入连年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地税部门紧紧围绕依法组织地税收入这个主旋律,建立持续稳定增长的地税收入机制,坚持向管理要收入,认真贯彻落实税收政策,积极优化税收服务,充分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地税收入的连年稳定增长,地税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自1998年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地方税收51.2亿元,地税收入连续10年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幅12.1%。2007年1—8月,全市地税收入实现6.46亿元,占年度计划9.785亿元的65.99%,较去年同期增长26.6%,增收1.35亿元。地税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支持。
建立高效规范的税政监控机制,税收职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各级地税部门以服务和支持经济发展大局为己任,以深化执法责任制为抓手,以严格执法考核为手段,逐步建立高效规范的税政监控机制,保证各项税收政策全面及时正确地得以贯彻实施。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和减免税审批权限,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福利企业、困难企业进行了税收减免,2005年至今,全市地税部门共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6800万元,为5410户符合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的个体工商户办理了税收减免,减免地方各税2415万元,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65000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市国企改革和再就业工作,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约束有力的地税行政执法机制,依法治税取得阶段性成果。从依法治国的高度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建立约束有力的地税行政执法机制,全面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各级地税部门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和税收宣传月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税法培训,内部执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外部税收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各项税收法制规章,抓好税收执法检查,强化了执法约束,纠正了执法过错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查处了一批利用假申报、假账簿、假凭证、假发票偷逃税款的大要案,近5年来共检查各类纳税户17000余户,查补入库税款2.6亿元,向司法部门移送各类偷逃抗税案件190起,追缴税款600多万元。
增强政务公开和税收执法透明度,社会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市地税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努力营造法治、公平、诚信、高效的税收环境。在系统内广泛实行“文明办税八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纳税人监督,严格执行“五个不准”,严肃税风税纪,同时建立社会评议税收执法制度,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执法评议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纳税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不断改进地税执法工作,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税收“软环境”,地税工作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在2006年全市民主行风评议活动中,地税部门群众满意率达到97.16%,连续多次被评为“信阳市纳税人满意的优质服务单位”和“全市政风行风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地税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市地税局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营造一流环境,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动力,打造一流队伍。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活动、“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培训班,外聘高校专家教授,内请业务骨干,加强对地税人员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政治理论水平。目前,市地税局机关已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优秀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系统共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10个,市级文明单位72个,省级青年文明号6个,市级青年文明号28个。全市地税机关共荣获省级以上荣誉120多项,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益有同志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