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企业环保不达标将不返税
日期:2007-09-06
今后,凡是环保不达标企业将一律不予兑现再就业特区有关税收奖补政策。这是昨天(5日)在东川区环保大会上亮出的环保“第一剑”。此举为再就业特区新的跨越式发展构筑了环保屏障。
东川属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原因,环境污染一直较为突出:在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下,金沙江、小江水质污染逐渐严重;大气环境污染负荷明显加重,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呈增长趋势,实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排放工作艰巨。
近年来,全国唯一的零税特区建设给东川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多也加重了环保压力,除了一些企业违规建设、偷排漏排污染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外,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及工业园区污染的问题也干扰了特区建设。
为了构建环保屏障,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东川在环保总规中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突出环保“第一审批权”;建立、完善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防止出现“重审批、轻监管”;强化环保准入制度,要求辖区内重点排污企业必须于2008年以前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
据了解,东川区政府近期采取强效措施构建环保屏障:
挂牌督办长效管理。对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重点企业、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进行挂牌督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环境问题作为重点查处事项,挂牌督办,做到“查处、整改、责任追究”三到位,结果向社会公布;将挂牌督办问题的解决情况,作为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每年确定3户重点企业作为区级挂牌督办企业。
企业环保核算治超标。对辖区内浮选企业的吨产品耗水量、吨产品耗电量、吨产品排污量开展基础性核算,每季度开展一次,对超标企业,供电部门停止供电。同时,加装企业绿色环保供电系统,对辖区内的8个火法冶炼厂的环保设施要重新进行审核验收,如严重不符合标准的企业,由供电部门停止供电。
环保、税收返兑双挂钩。通过“限期整改、加收排污费、加大罚款力度”三项措施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测、监管力度,在区政府兑现税收奖补政策时,由环保局出具企业环保达标意见,对环保不达标企业不予兑现税收奖补政策。
产业升级改造。辖区内所有火法冶炼企业、湿法冶炼企业、选矿企业、黄磷企业、建材企业必须抓紧时间,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对其生产装置在生产规模、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技改达标。凡未经技改或技改不达标的企业,将被限时停产关闭;对不按期淘汰的落后企业,将依法予以关停,区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执行情况。
对污染企业“断粮”。凡是未经审批立项或手续不完善的新建项目,一律不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对未经审批立项、私建乱建的项目、且能耗高、污染极为严重的小企业,辖区内任何一家金融企业不得给予信贷资金支持。
昨天,东川区龙头企业金沙公司已经主动表示积极提升环保技改。今明两年,该公司将投入1.5亿元至2亿元,对3个矿山公司实现尾矿库的环保建设,力争在2008年底投入使用。
主流声音
磨快环保利剑
想评名牌产品,想得到税收奖励,从前所有的“门槛”都过了后,对不起,以后还过一道“环保”门槛。否则,就只能对你说:不!
今天的新闻因为两条政策法规的颁布,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环保话题上。
云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昨发布的《2007年云南名牌产品评审准则的通知》规定,今年凡是被省级以上质量监督检查判为不合格、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达不到国家节能有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得参评。
无独有偶。一直被投资者视为有税收奖补“香饽饽”可吃的东川,亦亮出一柄寒光凛冽的利剑,今后凡是环保不达标企业一律不得兑现再就业特区有关税收奖补政策。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过去更像是一句环保日口号,而如今随着各种越来越强硬、越来越具体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保护地球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具体的行动,环保意识的升格和环保行动的升级,显示了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
然而,意识的觉醒是要付出代价的,意识转化为行动也有一个过程。我们生活的环境并不安定。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元素:空气、水、粮食的安全还并不令人十分放心。我们在享受着高科技文明的同时,也同样在为环境缴纳着一笔又一笔昂贵的学费。
质量不合格,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标,节能不达标如果还敢自称名牌产品,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环保不达标者就休想再吃到税收奖补“香饽饽”。我们盼望着有更多的类似相关政策法规出台,堵住毒气、挡住污水,使我们能放心大胆地吃东西。
必须要有一柄环保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的头上,谁要是破坏了环境,这把利剑就会落到谁的头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