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国税务系统将建立税收管理员制度。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按片负责对纳税户的税源管理工作,一般不承办征收税款、审批减免缓税、进行处罚等事务。
我国税务系统曾经长期实行税务专管员制度,过去专管员工作的基本特点是“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集于一身”,存在个人说了算、权力不受制约的弊端。在税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也对专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此后,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出现了将管事与管户割裂开来,出现了疏于税源管理的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表示,改革并不是放弃或削弱税源管理,专管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状况比较了解以及税源管理责任明确的优点应该继续发挥。税务机关的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要认真实施新修订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做好开户、变更、停复业、注销、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管理工作,加强非正常户的认定和处理。注重实地检查,充分了解纳税户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年检和换证工作,摸清纳税户底数。加强纳税户清理检查,减少漏征漏管户。要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分析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深入开展纳税评估。要在推行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全面掌握不同行业纳税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要切实加强发票管理和税控收款机推广应用,按照统一标准、生产许可、政府推广、分步覆盖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