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税局近日向记者透露了一组耀眼的数字:今年1-6月,重庆市累计实现国税收入81.59亿元(不含海关代征和车购税),完成年度计划的53.71%,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11%。
这些数字,诠释着重庆经济发展领域的若干亮点。
亮点一 重点行业企业支撑作用凸现
从重点行业看,今年上半年,本市工业和商业税收,均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其中工业环节税收60.37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6%;商业税收一改近年来仅一成左右增幅的“温吞水”格局,实现税收10.98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33%。在具体工业门类中,煤炭、电力、汽车、钢材的增速,都保持在三成以上,其中煤炭、电力增幅均高达57%以上。
从重点企业看,18户重点企业的入库税金,目前已达到33.0296亿元,占了税收总额的40.5%,支撑作用凸现。
重点企业的不俗表现,带来国税主体税种的强劲增长。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本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涉外所得税增幅分别达到21.23%、19%和97.51%,从而拉动整体税收大幅攀升。
亮点二 都市发达经济圈一支独秀
上半年,本市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税收收入呈现全面增长态势,都市发达经济圈增幅最高。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都市发达经济圈税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87%,在全市的税收贡献率,达到71.97%,保持一支独秀的局面。相比之下,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增幅都不到两成。
亮点三 非公经济发展迅猛成纳税主体
尽管国有经济依然强大,但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本市国税税入的主体,而且增速还遥遥领先。
上半年,本市股份公司、私营企业和涉外企业的税收累计达57.7813亿元,占了全市国税的70.81%,增幅达28.6%。其中,涉外企业增幅为41.13%,私营企业增幅为58.76%,远远领先国有经济的税收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