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文教行政财务管理,推动文教行政财务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制定了《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试行)》,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遵照执行。
抄送:中直有关单位,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附件: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试行)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文教行政财务管理,推动文教行政财务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和保证国家政权建设,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是指用平均先进的标准,衡量财务收支水平,评价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考核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文教行政财务工作的任务是积极筹措、合理分配、有效使用各项资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重点考核和一般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进行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对重点指标进行重点考核,突出工作重点。
(三)真实性原则。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的结果,是国家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决策的重要依据,要保证工作质量,全面、真实地反映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的实际情况。
二、考核范围
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拨付给文教行政单位的经费、单位组织的各项收入、文教行政周转金。
三、考核对象
财政部门、财务主管部门、基层预算单位。
四、考核级次
(一)财政部门对本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的考核;
(二)财政部门对财务主管部门、基层预算单位的考核;
(三)财务主管部门对基层预算单位的考核。
(四)基层预算单位对自身的考核。
五、考核指标体系
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按其适用范围分为综合指标、单项指标两大类;按其性质和用途又可分为政策性指标、结构性指标、收入管理指标、定额指标、周转金指标、辅助指标六大类。
(一)综合指标:适用于文教行政经费两个以上费类(含两个)的通用指标。
(二)单项指标:适用于文教行政经费某一个款项或费类的指标,分为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直接反映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和效益的财务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用以反映与经费使用有密切联系的、体现事业发展成效和工作质量的指标。
各类考核指标的内容、计算公式、适用范围见附表。
六、考核方法
各级财政部门、财务主管部门和基层预算单位在考核工作中,应实行综合考核与单项考核、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相结合。主要采用主要指标百分制量化考核办法。考核指标的计算可采用比较法、比例法、定额法、因素分析法,在对不同地区、部门和单位进行考核时,应采用因素调整法,力求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七、考核工作管理
考核工作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国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及考核指标体系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省级及其省以下的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及考核指标由省级及省以下财政部门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并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使考核工作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考核工作要定期进行,一般按财政预算年度每年一次。考核工作应以自我考核为主,同时按照考核级次划分,加强对下级的考核。对考核结果要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形成专题考核报告,按考核级次逐级上报。
八、考核的监督
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真实和有效,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杜绝弄虚作假、转移转嫁支出等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考核工作对文教行政财务工作的检验、推动和导向作用。
九、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1995年度起执行。财政部(92)财文字第053号《社会文教行政经费使用效果考核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附:
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指标项目表
(一)综合考核指标
┏━━┯━━━━━━━━━━┯━━━━━━━━━━━━━━┯━━━━━━━━┯━━━━━━━┯━━━━━━━━┓
┃序号│ 项 目 名 称 │ 计 算 公 式 │ 适 用 款 项 │适 用 级 次│ 说 明 ┃
┠──┼──────────┼──────────────┼────────┼───────┼────────┨
┃ │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 银行支出数 │教育、科学事业费│县以上各级财政│财政支出是指国内┃
┃ 1 │出的比重(%) │───────×100% │、行政管理费、公│部门 │经常性财政支出。┃
┃ │ │同期财政支出数 │检法支出 │ │ ┃
┠──┼──────────┼──────────────┼────────┼───────┼────────┨
┃ │二、增减速度 │ │教育、科学事业费│ │ ┃
┃ 2 │(一)经费增长速度比│经费增长速度-同期财政收入 │、行政管理费、公│县以上各级财政│财政收入是指国内┃
┃ │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增长速度 │检法支出 │部门 │经常性财政收入。┃
┃ │增减百分点 │ │ │ │ ┃
┠──┼──────────┼──────────────┼────────┼───────┼────────┨
┃ │(二)经费增长速度比│经费增长速度-同期财政支出 │教育、科学事业费│县以上各级财政│财政支出是指国内┃
┃ 3 │同期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增长速度 │、行政管理费、公│部门 │经常性财政支出。┃
┃ │增减百分点 │ │检法支出 │ │ ┃
┠──┼──────────┼──────────────┼────────┼───────┼────────┨
┃ │三、年度执行完成预算│ │文化、教育、体育│ │ ┃
┃ │的比例 │年度预算调整指标 │、广播、计划生育│县以上各级财政│ ┃
┃ 4 │(一)年度预算调整指│──────── │、科学事业费、行│部门 │ ┃
┃ │标为年初预算的比例(│ 年初预算指标 │政管理费、公检法│ │ ┃
┃ │%) │ │支出 │ │ ┃
┠──┼──────────┼──────────────┼────────┼───────┼────────┨
┃ │四、人年均开支水平 │ 实际支出数 │文化、教育、体育│县以上各级财政│ ┃
┃ │(一)每万人口年均支│──────×10000 │、广播、计划生育│部门 │ ┃
┃ 5 │出(元/万人) │年末总人口数 │、科学事业费、行│ │ ┃
┃ │ │ │政管理费、公检法│ │ ┃
┃ │ │ │支出 │ │ ┃
┠──┼──────────┼──────────────┼────────┼───────┼────────┨
┃ │ │ │ │ │实际支出数是指工┃
┃ │(二)“工资”目职工│ 实际支出数 │行政管理费、公检│县以上各级财政│资目职工实际开支┃
┃ 6 │年均支出(元/人) │─────────── │法支出 │部门 │数,不包括人民助┃
┃ │ │“工资”目开支年均人数 │ │ │学金、离退休人员┃
┃ │ │ │ │ │费用、差额补助费┃
┃ │ │ │ │ │。 ┃
┠──┼──────────┼──────────────┼────────┼───────┼────────┨
┃ │ │ │文化、教育、体育│ │人员经费包括工资┃
┃ │(三)“工资”目职工│ 人员经费支出 │、广播、计划生育│县以上各级财政│、补助工资、职工┃
┃ 7 │年均人员经费支出(元│─────────── │、科学事业费、行│部门 │福利费、主要副食┃
┃ │/人) │“工资”目开支年均人数 │政管理费、公检法│ │品价格补贴,不包┃
┃ │ │ │支出 │ │括离退休人员费用┃
┃ │ │ │ │ │、人民助学金、差┃
┃ │ │ │ │ │额补助费。 ┃
┠──┼──────────┼──────────────┼────────┼───────┼────────┨
┃ │(四)“工资”目职工│ 公用经费支出 │行政管理费、公检│县以上各级财政│公用经费包括公务┃
┃ 8 │年均公用经费支出(元│─────────── │法支出 │部门 │费、设备购置费、┃
┃ │/人) │“工资”目开支年均人数 │ │ │修缮费、业务费、┃
┃ │ │ │ │ │其他费用。 ┃
┠──┼──────────┼──────────────┼────────┼───────┼────────┨
┃ │ │ │教育、科学事业费│县以上各级财政│人员经费包括工资┃
┃ │五、结构性指标 │人员经费实际支出数 │、行政管理费、公│部门 │、补助工资、职工┃
┃ │(一)人员经费占经费│─────────×100%│检法支出 │ │福利费、离退休人┃
┃ 9 │支出的比重(%) │ 实际支出合计数 │ │ │员费用、主要副食┃
┃ │ │ │ │ │品价格补贴、人民┃
┃ │ │ │ │ │助学金、差额补助┃
┃ │ │ │ │ │费。 ┃
┠──┼──────────┼──────────────┼────────┼───────┼────────┨
┃ │ │公用经费实际支出数 │教育、科学事业费│县以上各级财政│公用经费包括公务┃
┃10│(二)公用经费占经费│─────────×100%│、行政管理费、公│部门 │费、设备购置费、┃
┃ │支出的比重(%) │ 实际支出合计数 │检法支出 │ │修缮费、业务费、┃
┃ │ │ │ │ │其他费用。 ┃
┠──┼──────────┼──────────────┼────────┼───────┼────────┨
┃ │六、收入管理指标 │抵支收入数 │文化、教育、体育│县以上各级财政│ ┃
┃11│(一)全额单位收入抵│─────×100% │、广播电影电视、│部门 │ ┃
┃ │支率(%) │ 纯收入数 │科学事业费 │ │ ┃
┠──┼──────────┼──────────────┼────────┼───────┼────────┨
┃ │(二)差额单位经费自│业务收入+其他收入 │文化、体育、广播│县以上各级财政│ ┃
┃12│给率(%) │─────────×100%│电影电视、科学事│部门 │ ┃
┃ │ │ 支出合计 │业费 │ │ ┃
┠──┼──────────┼──────────────┼────────┼───────┼────────┨
┃ │(三)抵支收入支出占│抵支收入支出数 │文化、教育、体育│县以上各级财政│ ┃
┃13│实际支出数的比重(%│───────×100% │、广播电影电视、│部门 │ ┃
┃ │) │经费实际支出数 │科学事业费 │ │ ┃
┠──┼──────────┼──────────────┼────────┼───────┼────────┨
┃ │七、周转金指标 │当年实际回收数 │文化、科学事业费│县以上各级财政│ ┃
┃14│(一)当年回收率(%│───────×100% │、行政管理费、公│部门 │ ┃
┃ │) │ 当年应回收数 │检法支出 │ │ ┃
┗━━┷━━━━━━━━━━┷━━━━━━━━━━━━━━┷━━━━━━━━┷━━━━━━━┷━━━━━━━━┛
(二)单项指标--经济效益指标
┏━━┯━━━━━━━━━━┯━━━━━━━━━━━━━━━━━━━━━━━┯━━━━━━━┯━━━━━━━━┓
┃序号│ 项 目 名 称 │ 计 算 公 式 │适 用 级 次│ 说 明 ┃
┠──┼──────────┼───────────────────────┼───────┼────────┨
┃ │文化事业费 │ 财政差额拨款 │各级财政部门、│ ┃
┃ 1 │(一)剧团年人均财政│─────── │文化主管部门、│ ┃
┃ │补助数(元/人) │剧团年均职工数 │艺术表演团体 │ ┃
┠──┼──────────┼───────────────────────┼───────┼────────┨
┃ │(二)图书馆购书费占│图书馆购书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 ┃
┃ 2 │经费支出的比重 │───────────×100% │文化主管部门、│ ┃
┃ │ │ 图书馆经费实际支出数 │图书馆 │ ┃
┠──┼──────────┼───────────────────────┼───────┼────────┨
┃ │(三)“以文补文”单│开展“以文补文”活动的单位数 │各级财政部门、│ ┃
┃ 3 │位占单位总数的比例(│──────────────×100% │文化主管部门 │ ┃
┃ │%) │ 文化事业单位年末数 │ │ ┃
┠──┼──────────┼───────────────────────┼───────┼────────┨
┃ │体育事业费 │ │ │ ┃
┃ │(一)“优秀运动队”│ “优秀运动队”实际支出数 │各级体育主管部│ ┃
┃ 4 │运动员年人均开支(元│───────────── │门、体育运动队│ ┃
┃ │/人) │“优秀运动队”年均运动员数 │ │ ┃
┠──┼──────────┼───────────────────────┼───────┼────────┨
┃ │广播电视事业费 │ 经费实际支出数 │广播电视主管部│ ┃
┃ │(一)每千瓦小时发射│───────── │门及其广播、电│ ┃
┃ 5 │费用(元/千瓦小时)│播出时数×发射功率 │视发射台、转播│ ┃
┃ │ │ │台和调频台 │ ┃
┠──┼──────────┼───────────────────────┼───────┼────────┨
┃ │教育事业费 │年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 ┃
┃ 6 │(一)生均开支数(元│────── │教育主管部门、│ ┃
┃ │/人) │年均在校生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年末教学仪器设备原值 │各级财政部门、│ ┃
┃ 7 │备值(元/人) │────────── │教育主管部门、│ ┃
┃ │ │ 年均在校生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三)生均图书资料册│年末学校公共图书总册数 │各级财政部门、│ ┃
┃ 8 │数(册/人) │─────────── │教育主管部门、│ ┃
┃ │ │ 年均在校生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四)生均校舍面积(│年末校舍面积总数 │各级财政部门、│ ┃
┃ 9 │平米/人) │──────── │教育主管部门、│ ┃
┃ │ │ 年均在校生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 │ 年末危房面积 │各级财政部门、│ ┃
┃10│(五)危房比例(%)│─────────×100% │教育主管部门、│ ┃
┃ │ │年末房屋建筑物面积 │各级各类学校 │ ┃
┠──┼──────────┼───────────────────────┼───────┼────────┨
┃ │(六)中小学生均经费│ 本年生均经费 │各级财政部门、│ ┃
┃11│增长速度(%) │(──────-1)×100% │教育主管部门、│ ┃
┃ │ │ 上年生均经费 │教育部门中、小│ ┃
┃ │ │ │学 │ ┃
┠──┼──────────┼───────────────────────┼───────┼────────┨
┃ │(七)中小学生均公用│ 本年生均公用经费 │各级财政部门、│ ┃
┃12│经费增长速度(%) │(────────-1)×100% │教育主管部门、│ ┃
┃ │ │ 上年生均公用经费 │教育部门中、小│ ┃
┃ │ │ │学 │ ┃
┠──┼──────────┼───────────────────────┼───────┼────────┨
┃ │(八)中小学经费支出│中学经费+小学经费+民办教师补助费 │ │ ┃
┃13│占教育事业费支出的比│──────────────────×100%│各级财政部门 │ ┃
┃ │重(%) │ 教育事业费 │ │ ┃
┠──┼──────────┼───────────────────────┼───────┼────────┨
┃ │计划生育事业费 │ 手术减免经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 ┃
┃14│(一)平均每例计划生│────────────── │计划生育主管部│ ┃
┃ │育手术费(元/例) │ 手术减免经费开支的手术例数 │门 │ ┃
┠──┼──────────┼───────────────────────┼───────┼────────┨
┃ │科学事业费 │纯收入(收益) │各级财政部门、│事业收入是指科研┃
┃15│(一)收入收益率(%│───────×100% │主管部门、各预│单位的各种收入之┃
┃ │) │ 事业收入 │算单位 │和,包括科研成果┃
┃ │ │ │ │收入、技术性收入┃
┃ │ │ │ │、中试产品收入和┃
┃ │ │ │ │新产品收入、生产┃
┃ │ │ │ │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 │ │ │ │等。 ┃
┠──┼──────────┼───────────────────────┼───────┼────────┨
┃ │ │ │ │技术收入指科研单┃
┃16│(二)技术收入率(%│技术性收入 │各级主管部门、│位开展技术转让、┃
┃ │) │─────×100% │各预算单位 │技术咨询、技术服┃
┃ │ │ 事业收入 │ │务、技术培训、技┃
┃ │ │ │ │术承包、技术出口┃
┃ │ │ │ │、技术入股、联营┃
┃ │ │ │ │分红等活动所取得┃
┃ │ │ │ │的收入 ┃
┠──┼──────────┼───────────────────────┼───────┼────────┨
┃ │(三)基金管理费水平│当年基金管理费支出 │各级主管部门、│此项指标主要用于┃
┃17│(%) │─────────×100% │基金管理单位 │考核自然科学基金┃
┃ │ │ 当年基金总额 │ │和社会科学基金管┃
┃ │ │ │ │理单位的管理费开┃
┃ │ │ │ │支水平。 ┃
┠──┼──────────┼───────────────────────┼───────┼────────┨
┃ │(四)设备利用率(%│ │ │设备计划使用小时┃
┃ │) │设备实际使用小时(次) │各级主管部门、│(次)是指年内根┃
┃18│ │───────────×100% │各自然科学研究│据工作计划和设备┃
┃ │ │设备计划使用小时(次) │单位 │情况规定的设备运┃
┃ │ │ │ │转时间或次数。设┃
┃ │ │ │ │备主要是指单位的┃
┃ │ │ │ │价值较高的专用设┃
┃ │ │ │ │备,其范围可由主┃
┃ │ │ │ │管部门和单位根据┃
┃ │ │ │ │实际工作需要自行┃
┃ │ │ │ │确定。 ┃
┠──┼──────────┼───────────────────────┼───────┼────────┨
┃ │(五)基础研究经费支│ 基础研究经费 │各级财政部门 │ ┃
┃ │出占自然科学事业费支│───────×100% │ │ ┃
┃19│出的比重(%) │自然科学事业费 │ │ ┃
┃ │ │ │ │ ┃
┃ │ │ │ │ ┃
┠──┼──────────┼───────────────────────┼───────┼────────┨
┃ │档案事业费 │ 档案整理费用 │各级主管部门、│整理上架档案是指┃
┃20│(一)每米档案上架整│──────── │各预算单位 │经整理和修复、并┃
┃ │理费用(元/米) │整理上架档案长度 │ │已上架可供利用的┃
┃ │ │ │ │档案。 ┃
┠──┼──────────┼───────────────────────┼───────┼────────┨
┃ │公检法支出 │“业务经费”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 ┃
┃21│(一)业务经费占总支│────────────×100% │主管部门 │ ┃
┃ │出的比重(%) │ 实际支出数 │ │ ┃
┠──┼──────────┼───────────────────────┼───────┼────────┨
┃ │(二)公检法部门办案│公检法部门办案费实际支出 │各级财政部门 │ ┃
┃22│费占公检法支出的比重│────────────×100% │ │ ┃
┃ │(%) │ 公检法支出实际支出数 │ │ ┃
┠──┼──────────┼───────────────────────┼───────┼────────┨
┃ │行政管理费 │单项经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考核到“目”级科┃
┃ │(一)单项经费人年均│───────── │主管部门 │目,其中公务费“┃
┃ │支出水平(元/人) │“工资”目年均人数 │ │目”还要考核到会┃
┃23│ │ │ │议费、办公费、邮┃
┃ │ │ │ │电费、取暖费等“┃
┃ │ │ │ │节”级科目。 ┃
┠──┼──────────┼───────────────────────┼───────┼────────┨
┃ │(二)机动车辆年均燃│燃修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 ┃
┃24│修费(元/辆) │──────── │主管部门 │ ┃
┃ │ │ 年末机动车辆数 │ │ ┃
┠──┼──────────┼───────────────────────┼───────┼────────┨
┃ │(三)修缮费年均支出│ 修缮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 ┃
┃25│水平(元/平方米) │────────── │主管部门 │ ┃
┃ │ │年末房屋建筑物面积数 │ │ ┃
┠──┼──────────┼───────────────────────┼───────┼────────┨
┃ │(四)会议费人天平均│ 会议费实际支出数 │各级财政部门、│上级财政部门对下┃
┃26│开支(元/人天) │───────── │主管部门、各预│级财政部门仅考核┃
┃ │ │参加会议人数×会期 │算单位 │人代会、党代会、┃
┃ │ │ │ │政协会,各级财政┃
┃ │ │ │ │部门对主管部门和┃
┃ │ │ │ │预算单位要考核各┃
┃ │ │ │ │类会议。 ┃
┗━━┷━━━━━━━━━━┷━━━━━━━━━━━━━━━━━━━━━━━┷━━━━━━━┷━━━━━━━━┛
(二)单项指标--社会效益指标
┏━━┯━━━━━━━━━━┯━━━━━━━━━━━━━━━━━━━━━━━┯━━━━━━━┯━━━━━━━━┓
┃序号│ 项 目 名 称 │ 计 算 公 式 │适 用 级 次│ 说 明 ┃
┠──┼──────────┼───────────────────────┼───────┼────────┨
┃ │文化事业费 │ 观众总人次数 │ │ ┃
┃ 1 │(一)剧团年均演出上│──────────×100% │艺术表演团体 │ ┃
┃ │座率(%) │剧场座位数×演出场次 │ │ ┃
┠──┼──────────┼───────────────────────┼───────┼────────┨
┃ │(二)剧场使用率(%│ 剧场使用时数 │各级文化主管部│ ┃
┃ 2 │) │────────×100% │门、剧场 │ ┃
┃ │ │365天×8小时 │ │ ┃
┠──┼──────────┼───────────────────────┼───────┼────────┨
┃ │(三)每百人年均图书│ 馆藏图书总册数 │各级财政部门、│馆藏图书指公共图┃
┃ 3 │册数(册/百人) │─────────×100% │文化主管部门 │书馆的藏书。 ┃
┃ │ │所辖地区年末人口数 │ │ ┃
┠──┼──────────┼───────────────────────┼───────┼────────┨
┃ │体育事业费 │ 场馆开放时数 │ │ ┃
┃ 4 │(一)场馆使用率(%│────────×100% │各级体育主管部│ ┃
┃ │) │365天×8小时 │门、体育场馆 │ ┃
┠──┼──────────┼───────────────────────┼───────┼────────┨
┃ │广播电视事业费 │可收听广播人口数 │各级广播电视主│ ┃
┃ 5 │(一)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管部门 │ ┃
┃ │(%) │ 年末人口数 │ │ ┃
┠──┼──────────┼───────────────────────┼───────┼────────┨
┃ │(二)电视人口覆盖率│可收看电视人口数 │各级广播电视主│ ┃
┃ 6 │(%) │────────×100% │管部门 │ ┃
┃ │ │ 年末人口数 │ │ ┃
┠──┼──────────┼───────────────────────┼───────┼────────┨
┃ │(三)自办节目播出率│自办节目时数 │广播电台、电视│ ┃
┃ 7 │(%) │──────×100% │台 │ ┃
┃ │ │ 播出总时数 │ │ ┃
┠──┼──────────┼───────────────────────┼───────┼────────┨
┃ │教育事业费 │ 年末在校生数 │各级财政部门、│ ┃
┃ 8 │(一)每校平均学生人│─────── │教育主管部门,│ ┃
┃ │数(人/校) │年末学校机构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二)教职工与学生的│年末在校生数 │各级财政部门、│年末教职工总人数┃
┃ 9 │比例(1:) │────── │教育主管部门,│包括民办教师。 ┃
┃ │ │年末教职工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三)专任教师与学生│ 年末在校生数 │各级财政部门、│专任教师指专职从┃
┃10│的比例(1:) │─────── │教育主管部门,│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 │ │年末专任教师数 │各级各类学校 │(包括以从事教学┃
┃ │ │ │ │工作为主兼做党政┃
┃ │ │ │ │工作的人员)。 ┃
┠──┼──────────┼───────────────────────┼───────┼────────┨
┃ │(四)专任教师占教职│年末专任教师数 │各级财政部门、│ ┃
┃11│工的比重(%) │───────×100% │教育主管部门,│ ┃
┃ │ │ 年末教职工数 │各级各类学校 │ ┃
┠──┼──────────┼───────────────────────┼───────┼────────┨
┃ │(五)学龄儿童入学率│实际入学学生数 │各级教育主管部│ ┃
┃12│(%) │───────×100% │门,各小学 │ ┃
┃ │ │ 学龄儿童数 │ │ ┃
┠──┼──────────┼───────────────────────┼───────┼────────┨
┃ │计划生育事业费 │计划外出生人口数 │各级财政部门、│ ┃
┃13│(一)计划外生育率(│────────×1000‰ │主管部门 │ ┃
┃ │‰) │ 年出生人口数 │ │ ┃
┠──┼──────────┼───────────────────────┼───────┼────────┨
┃ │档案事业费 │年末实际利用档案卷次 │各级主管部门、│ ┃
┃14│(一)档案利用率(%│──────────×100% │档案馆 │ ┃
┃ │) │ 馆藏开放档案总卷数 │ │ ┃
┠──┼──────────┼───────────────────────┼───────┼────────┨
┃ │科学事业费 │成果数 │各级主管部门、│考核期一般在三年┃
┃15│(一)课题成果率(%│───×100% │各自然科学研究│以上,由主管部门┃
┃ │) │课题数 │单位 │和预算单位根据实┃
┃ │ │ │ │际需要自行确定。┃
┠──┼──────────┼───────────────────────┼───────┼────────┨
┃ │(二)成果转化率(%│应用成果数 │各级主管部门、│考核期一般在三年┃
┃16│) │─────×100% │各自然科学研究│以上,由主管部门┃
┃ │ │ 成果数 │单位 │和预算单位根据实┃
┃ │ │ │ │际需要自行确定。┃
┠──┼──────────┼───────────────────────┼───────┼────────┨
┃ │(三)课题数与科研人│年末科研人员数 │各级主管部门、│ ┃
┃17│员的比例(1:) │─────── │各自然科学研究│ ┃
┃ │ │ 课题数 │单位 │ ┃
┠──┼──────────┼───────────────────────┼───────┼────────┨
┃ │ │年末科研人员数 │各级主管部门、│包括社会科学研究┃
┃18│(四)科研人员占职工│───────×100% │各科研单位 │单位。 ┃
┃ │总人数的比重(%) │ 年末职工数 │ │ ┃
┠──┼──────────┼───────────────────────┼───────┼────────┨
┃ │公检法支出 │当年破(结)案数 │各级公检法部门│立案数指公检法部┃
┃19│(一)破(结)案率(│────────×100% │ │门查获或群众申报┃
┃ │%) │ 立案数 │ │的符合立案条件的┃
┃ │ │ │ │各类案件。 ┃
┠──┼──────────┼───────────────────────┼───────┼────────┨
┃ │(二)发案率(%) │当年发案数 │各级公检法部门│ ┃
┃20│ │─────×100% │ │ ┃
┃ │ │当年人口数 │ │ ┃
┠──┼──────────┼───────────────────────┼───────┼────────┨
┃ │(三)普法率(%) │实际普法人数 │各级司法部门 │应普法人数是指所┃
┃21│ │──────×100% │ │有能接受教育的对┃
┃ │ │ 应普法人数 │ │象,包括三年级以┃
┃ │ │ │ │上小学生。 ┃
┠──┼──────────┼───────────────────────┼───────┼────────┨
┃ │(四)每万人口中公检│“工资”目开支年末人数 │县以上财政部门│按公安、检察、法┃
┃22│法人员 │───────────×10000 │、主管部门 │院部门分别计算。┃
┃ │ │ 年末人口数 │ │ ┃
┠──┼──────────┼───────────────────────┼───────┼────────┨
┃ │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 年末人数 │县以上财政部门│ ┃
┃23│出 │─────×10000 │ │ ┃
┃ │(一)每万人口中行政│年末人口数 │ │ ┃
┃ │人员 │ │ │ ┃
┠──┼──────────┼───────────────────────┼───────┼────────┨
┃ │(二)小汽车与职工的│“工资”目开支年末人数 │县以上财政部门│ ┃
┃24│比例(1:) │─────────── │、主管部门 │ ┃
┃ │ │ 年末小汽车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