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刚从新疆口岸考察回去的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管委会副主任齐玉平,他在电话里心直口快地说,新疆在发展边境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德汇实业集团火车头外贸城善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把握外经贸发展的主动权,面临的机遇比起当年的绥芬河是有过之而不及。
绥芬河口岸地处丘陵山区,口岸紧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主要城市海参葳。绥芬河常住人口5万左右,而流动人口有6万多,入境的俄罗斯商人每天不下2000人。2003年,绥芬河口岸过货量达到600多万吨。上世纪80年代,绥芬河借助俄罗斯远东经济复苏和国家开发黑龙江边境口岸的双重契机,从一个边陲小城,一跃成为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经济枢纽。
与绥芬河的“双重契机”相比,火车头外贸城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双重契机”,从近几年的中亚——俄罗斯经济及新疆外贸市场的状况不难发现,随着中亚各国经济复苏,这一地区已日渐成为商品输入的热土。
去年,俄罗斯和中西亚国家进口总额达到1100亿美元,对外需求空间剧增,近年来,内贸市场趋于饱和状态,急需向外寻找销路,这种对外需求巨大的空间,为我区外贸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中亚市场形成互补之势。
最近,中央又一次强调指出,要大力支持新疆发展边境贸易。这一切,为新疆迎来“绥芬河时代”已是指日可待。
有关专家预测,产业结构是历史的产物,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对轻工产品的需求程度只能是居高不下,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至少还需要10年,这种产业互补状态至少有10年存在的空间。在去年俄罗斯和中亚五国进口总额760亿美元中,中国对其出口只占其进口总额的3%多,这样的出口量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也同时预示着我国对中亚、俄罗斯发展贸易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和中亚地区的外贸市场相比,新疆外贸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国际超前的外贸市场相比,新疆又面临着交通相对滞后、市场体系不完善、服务滞后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制约了新疆外贸的发展,这些在短期内是很难解决的。
“用5亿元资金打造一个外贸专营区,就是看重了目前的大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德汇实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金耐向记者透露了德汇投资火车头外贸城的理念。
新疆德汇实业集团着力打造火车头外贸城,看重的正是比绥芬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契机。面对中西亚偌大的一块“蛋糕”,先抢还是后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正是边疆宾馆多年来在新疆外贸领域独领风骚的原因。
德汇实业集团用“德汇+政府+外贸厂家”的方法,使“德汇物流”成为一个内外贸并举的特色外贸基地。他们设想,通过5年努力,“德汇”力争实现内外贸年交易额过百亿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