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人均纳税2.65万元,是国内人员人均纳税的60倍
在厦门,和老外共事、听老外讲课、在酒吧看老外演出,都已不再是新鲜事。随着跨国公司在厦门的发展,在厦外籍人员的工薪水平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在厦门5000多家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已超过2800人。今年上半年,在厦外籍人士共申报缴纳入库个人所得税7679万元,人均纳税达2.65万元,是国内人员人均纳税的60倍。
端着“厦门饭碗”的老外们和厦门市民一样工作、生活,也一样纳税,为厦门的经济发展做着点点滴滴的贡献。
收藏厦门税单的美国人
在厦门某工艺外企从事技术指导等工作的美国人科恩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收藏他所工作过的国家的税单,特别是在厦门的税单,他更是一张不少地保留着。他高兴地向记者谈起了自己在厦门的第一次纳税经历。
几年前,科恩刚到厦门时,参加了厦门举办的一次卡丁车比赛,并取得亚军。比赛奖金虽然不高,但令他诧异的是,比赛结果刚出来,厦门地税的税单就同时开出了,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一边颁奖一边交税的情景。科恩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所拥有国家的税单也就有厚厚的几大本,他都按时间顺序收集起来。这些税单也从另一个角度成为他人生轨迹的见证。已经在中国呆了4年的科恩告诉记者:“我向总公司汇报在中国的工作成绩时,必须出具我在中国纳税的税单,一张张税单就是事业成功的一个个证明。”
“因网结缘”地税的挪威人
曾经在丹麦、日本等国家工作过的厦门某外资企业总经理霍肯向记者谈起了他与厦门地税“因网结缘”的经过。
原来,他最初选择投资地点时,并不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于是上网寻找有关的信息。但只略懂中文的他浏览起许多中国政府网站十分吃力。无意中,他找到了厦门地税外税分局的英文网站,里面有翻译成英文的税收政策法规,详细说明了中国的税收政策和厦门的相关税收环境。激动不已的霍肯先生立即在网站的“访客留言”里留下了自己想了解的税收问题。第二天,他的EMAIL信箱里就收到了一封格式规范的英文信件,详细解答了他的税收疑问。
霍肯先生就这样成了地税网站的常客。在频繁的交流中,霍肯先生感受到了厦门地税的真诚和厦门的温馨,厦门也因此成为他投资的首选地。
主动补交税款的英国人
安娜是英国人,在厦门一家德国独资的电子公司担任工程部经理。一开始,她的个人所得税是由公司财务部门代扣代缴的。2002年夏天,有一次她与朋友聊天,得到了一些信息,她觉得她的个人所得税可能少缴了,她放心不下,于是不顾天热,亲自来到地税办税大厅咨询有关情况。
厦门地税局外税分局的小林获悉后热情接待了安娜,向她解释了有关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并根据她提供的资料,重新计算了她的应纳税额,帮她办理了每月补缴8700元税款的手续。
从那以后,安娜便经常亲自到地税申报自己的个人所得税,和地税干部们也成了好朋友,还主动当起了他们的英语老师。不久前,地税外税分局举办一场“谈谈身边人和事”的英语演讲比赛,安娜还专门受邀担任了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