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药品缘何冷淡中亚市场
日期:2004-06-29
一面是药品完全依赖进口、市场开拓空间广阔的中亚药品市场,一面又是瞻前顾后、对中亚市场敬而远之甚至索性放弃的新疆药品经销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新疆药品经销商们如此冷淡中亚市场?
欲在乌鲁木齐市新医路建立全疆最大药品集散中心的新疆医圣医药公司对开拓和占有疆内市场信心十足,然而一提起其经营的常规药品对中亚地区是否有出口意向时,新疆医圣医药公司药品经销部经理倪春平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他说,中亚各国的药品尽管完全依赖进口,但其进口渠道主要依赖于欧美,他们对中国药品的依存度并不是很高。对中国药品打进中亚市场,中亚各国和中国的合作热情似乎不算高涨,对中亚各国来说,药品进口有着非常严格而又繁琐的审批手续,中亚各国对从外国进口的每一种药品,都要求对方向中亚国家的药品监督部门办理批文,以此获取药品经销商所必需的进口许可证,由于进口许可证办理周期长,而费尽心机办好的进口许可证有效期也不过两年,且一份进口许可证只针对一种药品,这对药品出口品种繁多的经销商来说,光办全所有出口药品的经营许可证,就已消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中亚各国尚处在独立后的经济恢复期,其药品进口总量还很有限,还款周期又长,因此出口手续繁琐、利润不丰、货款回笼不力是疆内甚至国内众药品经销商干脆放弃中亚市场的主要原因。
记者从自治区外经贸厅计划财务处了解到,今年1到5月份,新疆药品行业对中亚地区出口的药品全部是西药,出口国仅限于哈萨克斯坦,出口总额也只有38841美元。
包括中药在内的民族新特药为何也不被中亚看好?“主要是中药和民族新特药还没有被当地市场认可。”从新疆民族新特药医药总公司党委书记麦不拉简短的回答中,记者明显地感到新疆医药商家对中亚市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