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荔浦温泉山庄以前每年都得缴纳2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去年该县税务人员主动下到企业,帮助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发现该企业从2002年开始亏损,便依照税收政策改核定征收为查帐征收,使企业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该公司负责人逢人便夸:“这都是我们税务保姆办的好事,是他让我们充分了解了税收政策,使我们亏损企业得到了再拼搏的机会。”目前该山庄已开始减亏,经营形势有所好转。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税务保姆”,是荔浦县地税局开展 “心心相通”纳税辅导活动带来的新鲜事。荔浦是广西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县,民营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占当地地方税收85%左右。但由于部分民营企业财务人员对有关财务、税法知识了解不透彻,时有涉税问题被查处,因此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解决纳税人的税务问题,是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手段。
从2003年4月起,荔浦县地税局在全县所有正常生产经营的国有、集体、私营、个体企业开展纳税辅导活动,要求每个税务干部要给两个年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当“税务保姆”,每两个月到联系企业走访一次,听取企业对税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帮助解决财务、税务方面的问题,尽“保姆”的职责。企业如有要求,“税务保姆”则必须随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纳税辅导服务;如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不能解答的,由“税务保姆”带回去逐级上报并跟踪结果。为防止纳税辅导活动徒有虚名,“税务保姆”每次去企业都得填写纳税辅导卡,注明自己的姓名、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及企业反映的问题,并由企业领导或财务人员签字确认。县地税局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监督办法,把“税务保姆”的纳税辅导活动纳入每个税务干部的岗位责任内容中进行考核。
荔浦县银子岩旅游有限公司以前按33%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02年下半年,该公司被桂林一家旅游公司控股收购。“税务保姆”到企业得知此情况后,告知企业属于国家支持、鼓励的行业,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并协助办理有关手续;同时,“税务保姆”还经调查核实,了解到该企业的所在地和核算地都不在县城或建制镇,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按1%而不是5%的税率征收,立即上报县地税局进行纠正,并对错征税款予以退抵。该公司老总激动地说:“以前最怕税务干部上门,他们一来就说明企业有问题,要挨罚款了;现在不一样了,税务干部来企业是给我们送政策、解难题,当保姆的,我们盼他们来!”
荔浦县“心心相通”纳税辅导活动一改过去纳税人上门求“法”为税务干部登门讲“法”,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地税收入也持续稳定增长,活动开展当年,荔浦县地税局就实现税收收入550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今年1至5月份,实现税收收入3390多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6%,企业纳税申报准确率由70%提高到95%,同时,企业不按规定申报受处罚的下降了35%,该县近年在全县执法单位行风评议工作中公众满意率均为100%。
据悉,桂林市地税局已把“心心相通”纳税辅导活动不断完善,并于今年开始在全市地税系统学习推广,不断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