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联合调查组在海口市调查处置积压房地产进展情况。一方面,调查组十分惊讶海口市烂尾楼消化之迅速;另一方面,海口市政府也积极谏言争取延长税收优惠政策和增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处置至今,海口房地产市场存在消化的压力,已是不争的事实。
成效截止1998年底,海口市空置商品房360万平方米;停缓建工程项目446宗,用地面积588.3公顷,涉及原规划报建面积1438万平方米;闲置土地768宗面积2856公顷。积压房地产总沉淀资金300多亿元,占全国的6.2%。
1999年7月,国务院批准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工作方案。在转化房热销的带动下,目前海口市空置商品房已消化和销售了255万平方米,占空置总量的70.8%。普通住宅商品房和可以改建为普通住宅的写字楼已基本消化,尚未处置的大部分为高级别墅、高级写字楼等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房项目,以及位于市郊、乡镇的一些积压商品房。
全市有373宗停缓建工程申报了处置方案,占总量的84%,处置率达65%以上。
全市已收回闲置土地727.13公顷,其中无偿收回土地395.21公顷,核发换地权益书331.92公顷。另外,限期开发691.25公顷,其余通过置换、挂账收地等方式进行处置。市政府正力争2004年底完成处置工作。
压力据统计,海口市空置商品房和停缓建工程申请转化房项目126个,面积162.53平方米,已销售和预售118.6万平方米,销售率达73%以上。处置四年多来,积压商品房消化量达655万平方米(包括空置商品房和停缓建商品房销售交易办证量和利用做酒店、办公的消化量),其中积压商品房的销售交易量占全市房屋交易量的70%,成为主力军。
在海口市处置积压房地产办公室刚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记载,海口市尚有105万平方米空置商品房未消化,尚未复工建设的205宗涉及规划报建面积650万平方米的停缓建工程项目,若按现规划调整要求,预计批建面积约400万平方米,需用3年时间才能竣工销售。
据该办公室的有关人士介绍,海口市处置烂尾楼主要以转化房为突破口,通过补贴开发企业土地出让金,降低商品房销售价格,实行政府限价,面向广大中低收入阶层销售,才盘活了一大批积压商品房。但细算来,平均一年也就售出100多万平方米。而今本地市场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销售速度正放缓,市场面临进一步消化的压力。因此,从继续处置到完成消化,不出意外,至少还需要4-6年。
此外,中央给予海南省用于补助转化房销售返还土地出让金的4亿元额度已安排完毕,分配给海口市的土地返还金额度总共29986.6万元,而目前全市已批准的转化项目涉及返还土地出让金5.6亿元,缺口2.6亿元,用于退还转化房土地出让金的额度已严重不足。
由于转化房的热销,不仅吸引了内地许多消费者在海口购房,同时也吸引了内地许多省市的投资商。如果没有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优惠政策支持,海口市近80宗面积70万平方米的停缓建工程处置将陷入困境;内地的投资商也不敢来收购续建停缓建项目,资金将会撤走;已投入资金续建但还没有转化房返还金补助的投资商也将会因此而蒙受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出路据了解,如果海口市2004年后不再享受积压商品房税收的优惠政策,销售和消化将增加难度,因此,市政府建议延长税收优惠政策时间至2006年底。
对于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海口市政府也在向财政部建议继续追加,以便海口市符合转化条件的停缓建工程能顺利转化为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盘活,切实减少金融资产的损失,改善海口经济运行环境。
面对销售和消化的压力,海口市政府除积极寻求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之外,正着力发挥“海南健康岛、生态岛、无非典疫区”的品牌优势,组团赴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展销,参加各种交易会。并举办各种招商会,引导前往海南的旅游购房投资置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