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王艳萍)自治区企业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全区纺织行业的各项指标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同比下降11%;预计全行业亏损达4亿元以上。
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棉花价格上涨是纺织企业亏损的最主要因素。
棉花价格上涨导致我区棉企原料成本大幅增加。据了解,正常年份棉纺企业原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65%至70%,去年则提高到75%至80%。而棉纱、棉布等产成品价格涨幅远低于原料价格的增长幅度,企业无盈利空间。
新疆天山纺织(集团)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3年新棉价格每吨比上年同期平均上涨7000元,而棉纱价格每吨仅提高4000元,按现价核算每吨纱亏损达200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去年棉纱成本增加了3400万元,而纱线的销售价格几乎没有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急剧下降。新疆昌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四季度成本增幅更是高达50%左右,亏损达1078万元。
而企业原料储备能力不足、资金实力不强也是棉纺企业亏损的重要因素。新疆天山纺织(集团)今年需用纺棉32000吨,现只购进12000吨,缺口达20000吨。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企业不能在价格有利时期大量购进原料。
“原料储备能力不足,棉价一有风吹草动,企业效益立即随之波动。”溢达纺织和昌棉纺织的负责人对公司目前的情况颇感无奈和担忧。
据了解,由于棉价仍居高不下,而资金不足致使很多企业无法实现满负荷运转。据调查,新疆昌棉上年四季度的设备利用率仅维持在30%左右;新疆科纺棉业目前的开工率仅为设备生产能力的60%左右。
研究人员认为,当前棉花市场仍然供不应求,棉价过高、质量差异明显、等级不符现象严重,纺棉合同履约情况差,致使棉纺行业无法扭转生产波动的局面,全区纺织企业仍在困境中徘徊,老总们要舒展眉头尚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