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乌鲁木齐3月30日电记者王慧敏报道:伴随着春天的到来,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助农措施走进了天山南北的农牧区。据悉,今年新疆各部门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将超过5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此举,将大大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自治区计委计划向国家申请35亿元(大多为国债资金),用于农、林、水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自治区财政同时拿出1.1亿元配套资金予以支持。“要想富,先修路。”自治区交通部门拟拿出15亿元打造农村公路。随着公路向穷乡僻壤延伸,货将畅其流,困扰农民的卖难问题将大大缓解,农村的资源优势将化为经济优势。
新疆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为改变种粮“增产不增收”的状况,年新疆用于粮食收购补贴资金达2亿元。农民每交售一公斤小麦可得到补助0.20元,交售一公斤大米可得到补助0.30元。
增收是个系统工程,除了做加法,还要做减法。今年自治区决定取消农林特产税,全区1000万农民可减少支出约8000万元,再加上农业税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广大农民又可少支出1.6亿元左右,两项合计意味着今年全区农民人均可增收2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