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基因大豆登陆 豆市走向扑朔迷离 日期:2004-03-26
连日来,大豆期货扑朔迷离的走势,引起了新天期货郭羿的高度关注。郭羿认为虽然近几天豆价略有下滑,但从较长时段考虑,国内大豆价格必将上扬。
郭羿判断的依据是目前国内豆市严重供不应求的大势。
业内人士介绍,去年国内大豆需求3650万吨,国产大豆满足1650万吨,2000万吨的缺口由国际市场填补。
今年国际大豆市场供应情况也不乐观。国产大豆可能在3月底就基本退出流通渠道,市场上的需求重点将转向进口国外大豆。
去年美国大豆产量创下7年来低点,而全球大豆需求异常强劲,大豆价格已经创下了15年来的高点,国际大豆市场供应空前紧张。
由于美国大豆供应吃紧,而且价格高昂,所以不少国内油厂把目光投向价格低廉的南美大豆上。但是南美大豆产量受今年天气影响,产量不可能太高;同时南美大豆最早要在5月初运抵我国,届时进口检验许可证的颁发又要耗费时日,因此南美豆能否赶上卖期还尚不得知。
疆内企业忧心忡忡
乔元明作为疆内豆粕生产巨头——康尤美大豆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谈起目前大豆价格时倍感揪心。
乔元明认为,多年来新疆企业习惯集中资金一次性收购大豆原料,前期大都已投入巨资收进高价大豆,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收购季节即将过去,如果此时豆价回落,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乔元明原来设想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原料收购季节,国家能大量放开国外大豆进口,以保持企业生产低成本;待到收购间歇期,加工产品投入市场时,则要适当控制国外大豆进口,保持企业正常赢利空间。
泰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成芬科长表示,现在市场行情颇为复杂,国产大豆供应严重不足,豆价居高不下,进口大豆可以缓解内需;但是国际市场转基因大豆进口价格很高,美国等大豆出口国从本国利益考虑一直以高价位出口大豆,现在大量购买进口大豆必将提高生产成本。
新转基因条例带来变局
烦躁不安的中国豆市急需变局。
2月21日,农业部新转基因条例浮出水面,本来已热闹异常的国内豆市又增加新的变数。
这意味着,价格越蹦越高的国产大豆(非转基因豆)即将遇上破冰而来的美国大豆(转基因豆),后期形势将更加扑朔迷离。
业内人士确认,该条例将为国际转基因大豆进口中国打开方便之门。
区别以往暂时性规定,此次新条例为永久性条例。国外豆产商受此利好消息鼓舞,纷纷欲入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新条例受国际、国内双重“气候”影响,出台背景深刻。
作为疆内首家期货工作室——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张宏经理介绍,中国现为大豆消费第一大国,国内大豆市场历来颇不平静。1996年,中国的大豆市场火暴异常,吨价曾探至3600——3700元高位。之后高台跳水,一泻千里。
尤其在1998-1999年份,亚洲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际市场大豆需求不旺。国产大豆供大于求,市场消化严重不良。一时豆价狂跌,惨不忍睹。
2000年以后豆价开始强劲反弹,风水轮回之说似乎在大豆期货市场得到印证。
如今,大豆现货市场吨价已探至3400—3500元高位,期货市场行情则在3700元左右徘徊。行业人士认为,期、现两市豆价仍有继续攀高可能。
综观国际大豆市场也是暗潮汹涌,转基因大豆这两年携技术之利,渐成市场主力。
国际转基因大豆出口国(主要是美国)一直垂涎中国市场,2000年以后的渗透愈演愈烈。
自2001年6月6日农业部出台转基因安全管理办法,国家对虎视眈眈的外国大豆进口一直加以限制。
如今新转基因永久性条例出台使外商进口政策趋向明朗化,相关国家雀跃不已,出口利剑越磨越利。
国外大豆为时所需
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分析,国家此时出台相关进口条例,是为今后同国际市场接轨搭建平台。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为期5年的贸易保护期转瞬即至,国家面临自由贸易的压力越来越大。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农产品出口大国强烈要求中国放开农产品市场,中国政府在进行合理抵制的前提下,有理、有据地进行策略性退让。
更何况,国内大豆价格近期暴涨不断,已经引起相关产业人士极大忧虑。
当国内市场协调失衡时,利用国际大市场前来救市,这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张宏指出,国产大豆价格强劲增长不是偶然。
近年来大豆市场需求急剧增加。除用于磨制豆腐等传统东方食品外,压榨豆油需求也不断增长。国内大豆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条例施行 是否“狼来了”?
新条例颁布是大势所趋,许多业界人士已经表示理解。但若说都能够坦然相对,恐怕为时尚早。《新世纪商报》记者了解到,一部分相关从业人员担心请佛容易送佛难,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后会令本土大豆无立足之地。对此,新天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全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告诫豆业同仁稍安勿躁,平静看待事态发展。
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翟盛辉认为,国产大豆有其独特优势,可稳保市场份额。亚洲(尤其是东亚)大豆消费有其自身传统,喜食豆腐等制品的习俗源远流长。非转基大豆含蛋白质高,适合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消费口味。以生产转基因大豆见长的美国等产业巨鳄对此惟有喟然长叹,无能为力。
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提供数据显示,国内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而转基因大豆仅略高于20%。
转基因大豆优势在于出油率相对较高,一般在30%以上。非转基因不到20%的出油率和其相比,不啻为小巫见大巫。因此,油料压榨企业对转基因大豆需求保持热望。
何况国产大豆价格压力巨大,如能求到国际市场远水来解近渴,这种算盘打得还算如意。
转基因大豆的另一大优势在于产量相对较高。现在国产大豆亩产一般保持为280—300公斤,而美国等国家亩产能达到350公斤以上。这主要由于国外机械化生产普及程度较广,中国农户受现实条件和历史耕作传统制约,小户经营无法和其相比。另一方面来说,转基因大豆因为采用生物技术,也能大幅提高其亩产量。
由此造成的成本差距不言而喻,一些从业人士的担忧也不难理解。
然而,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转基因大豆在全球市场攻城掠寨的同时,必须要应对一个主要的技术难题:怎样证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人体无害?
这是转基因大豆生产、出口商无法逃避的硬伤,已经成为制约其壮大发展的巨大瓶颈。
美国的全球生物技术对此无能为力,最起码在几年之内恐怕如此。
政府如何应对转基因?
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指出,政府在应对转基因问题时考验颇多。
转基因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多情况下已经演化为政治角力。就中国而言,当前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提高农民待遇,平衡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无农不稳,农民利益必须予以重视和保护。
在此前提下,结合大豆市场不同时段不同行情,政府宜采取不同策略区别对待。
在国内大豆生产形势良好,产量供大于求时,大豆价格整体必然偏低。为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对意欲抢占国内市场的国外大豆生产商必须遏止,转基因问题当然成为最好屏障。
目前中国大豆生产不能满足自需,供需缺口越拉越大。在此情况下,适当放宽进口条件限制,利用国际转基因大豆弥补国内需求(尤其是榨压和饲料加工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旦市场趋于稳定,国家依然可以利用转基因安全及进口检验许可证问题大做文章,以图遏止。
综观各国,特别是欧盟国家对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也颇有芥蒂,经常以环保立场对其大豆进口加以限制。
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徐军认为,面对转基因大豆竞争,切不可惊慌失措,也不可盲目乐观,保持平静心态是最佳选择。
条例成为限制工具?
新条例规定,4月21日到货的国外进口大豆,必须获得国家质检部门发放的许可证。
许可证准入制度,将是控制国外大豆进口的有力工具。
除此之外,要求产品强制区分增加标示的规定,也为转基因大豆在中国市场扩军备战设立雷区。
在相关规定中,凡属转基因类产品必须在商品上标示转基因字样,以供消费者区分,否则视为违例。相关产品不仅包括直接转基因类商品(如豆油、豆粕等),还包括间接转基因类产品(如转基因豆类饲料喂养的家禽和牲畜)。
尽管此举遭遇美国等转基因大豆出口国强烈反对,但中国、日本、欧盟等国我行我素,不予理睬。
新天期货创新工作室翟盛辉分析,今后国内大豆市场必然会划分严格市场销售比例,各取所需,利益冲突不会太大。
非转基因大豆携地主之利,加上符合健康环保要求,同时满足喜食豆腐等高蛋白豆制产品的中国人口味,必将和转基因大豆类制品分庭抗礼。
预期转基因大豆虽然背负“不利人体健康”的嫌疑,但仍会在豆粕饲料行业站稳脚跟,豆油市场份额也必将由其划去大块。
和现在的过渡期相比,短暂的市场份额战之后会迎来相对稳定的成熟期,消费者心态也会恢复平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