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日前向全国公开招标北京“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后,10天内招标人和招标机构陆续接到近百家投标单位打来的咨询电话。研究经费问题、参加课题投标的资格问题以及联合投标的具体操作办法成为咨询重点。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处长梁义昨天解释说,课题经费的具体金额将在招标人代表与中标人签订的协议书中具体约定。发改委将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课题的经费补助标准:一是有些专业性课题研究的难度和工作量相对较大,对这类课题的经费补助标准就应有所提高;二是一些重点课题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质量,这些课题的研究经费将明显高于一般研究课题;三是投标人提出的经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实事求是,也是衡量其标书质量及确定课题经费数额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下属的系、处、院、所等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也表示希望能够参加到课题的投标。梁义解释说,对于这些无独立法人资格的部门,只要具备相应的研究实力和投标条件,发改委也欢迎他们作为投标人参加投标,但其投标申请文件应由其法人单位盖公章,由法人代表签字负责。
本次“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经多方论证最终确定,课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发改委鼓励投标人联合投标,强强联合,合作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梁义说,采用联合投标方式的,应以一个牵头单位的名义投标,投标时,需附联合投标协议,以明确联合投标各方的责任权利和各自分工。
记者了解到,课题投标截止时间为4月5日17时,市发改委将于4月22日左右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公示中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