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灼基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会议上他将在大会发言中阐述六大重点问题,还将提出两份提案。由于手机信号问题,记者昨晚一共与萧教授连续通了五次电话,直到萧教授的手机没电。
据萧教授介绍,六个大会发言和两个提案主要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发言内容包括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淡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向农业、低收入者、公共设施建设倾斜;新一轮经济周期已经开始,不要轻言经济过热;积极推进金融改革;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等。而两个提案主要是“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建议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
■收入:建议开征特别消费税
其中萧教授向记者重点谈到了“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萧教授表示,要通过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社保范围、提高农村的扶贫标准、扩大低保的范围、改善特殊困难人群的生活条件、给特殊人群特殊关爱等措施“多管齐下”。
“这次我还特别提出开征特别消费税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我们不能限制一些富人高消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来调节贫富差距。”在萧教授的观点里,少数富人如果“一掷千金”地去打高尔夫球、吃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顿的大餐,这些消费都应该像国外许多国家那样征税。
■股市:应实行积极的股市政策
萧灼基表示,国务院于本月初推出《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这对中国资本市场以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这实际上也意味着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股市政策。同时,针对人们仍关心的“创业板”问题,萧灼基告诉记者,他的建议是一步步发展,先发展中小板块,尤其是集中的科技板块,然后再创建全面的创业板。
■发展:少谈GDP,更关注科学发展观
萧灼基还指出,今年政府工作中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不再把GDP放在衡量一个城市和地区的首位,而是更全面地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教育卫生等的全面发展。
因此,今年他也提出,各地政府的重心不能只盯着修路建桥这些大工程,还要向农业、低收入者、公共设施建设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