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种国际结算方式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日期:2004-02-09
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新疆同中亚国家的贸易更是如此。因此对于新疆的边贸企业来说,在对外贸易结算中,如何防范交易风险,一直是诸多企业备受关注的问题。
新疆同中亚国家间对外贸易的结算方式10多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随着双方的贸易方式的演变而逐年调整的。双方的贸易方式除了正规的对外贸易外,还有边民互市、旅游购物等。最初双方70%以上为易货贸易,从1994年中亚各国相继制定政策鼓励对外贸易和现汇贸易,控制甚至禁止易货贸易以来,新疆同中亚的易货贸易逐步下降到30%。随后是边民互市贸易繁荣了。2003年,最火的要属旅游购物了,中亚贸易的日益繁荣,使得这些中亚客商已不再甘心坐在国内等待中国货送上门,而是投入极大热情往返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亲自选购中国商品;与此同时,一些新疆外贸生产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也纷纷走出国门,做起了“跨国直销”生意。
贸易的方式在转变,贸易的范围在延伸,贸易的结算方式也在随之变化。中亚五国与新疆近年来逐渐开始采取自由结汇、进出口抵押、定期结汇、票据贴现、信用证抵押放款等多种结算方式,一般是在双方可办理外汇业务的银行进行。1993年中国银行就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分行,并且中国工商银行也在哈国设有分行。同时中国的几家国有商业银行与中亚五国银行之间都建立了代理关系,按照国际惯例办理国际结算业务。
但这种畅通的结算方式仅是指一般贸易而言。目前,仍有许多贸易是采用易货或现金的结算方式完成的。究其原因,中国银行新疆分行结算业务处副处长韦建玲说,一些企业带现金进出口岸主要原因有四种,其一,这些企业对当地银行不放心,缺乏信任。韦建玲说,除了一些私人银行,国外的大部分国有银行还是值得信任的;其二,这些企业是为了逃避中亚国家的高税收,所以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带现金回国。其三,在中亚国家企业汇出汇款量受到限制。从哈国汇出的款额规定最高为5万美元;其四,中亚国家国际结算费用高出中国。韦建玲说,关于汇出汇款量受限和境外结算费用高的问题,中国与中亚金融界正在积极协商解决,这也是目前最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形式多样的国际结算方式既加快了企业收汇、结汇速度,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疆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安全,帮助企业规避了风险,保护了新疆外贸企业的利益。从而说明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方式已越来越正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