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至2007年,让融资额与上市家数“翻一番”
本报记者 胡雪良
浙江的民营企业一直在吸引金融市场的眼球。
虽然近几年股市持续走软,但浙江的民营企业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市热潮。一些企业选择了借壳上市:像浙江华立集团先后借壳四川仪表、海南恒泰、昆明制药,横店系入主青岛东方、太原刚玉。今年5月,浙江新湖集团入主浙江创业,易其名为新湖创业。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则选择了直接上市。去年以来,卧龙科技、信雅达、恒生电子等知名企业相继上市或发布招股说明书。
也有相当多的企业选择了境外上市。2001年,新利电子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到目前赴港上市的浙江企业已经达到了10家,还有一大批企业像万事利、奥克斯等都有赴港上市的意向。
浙江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上市高潮呢?由于浙江较早地进入市场经济,许多民营企业一开始就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再加上管理层比较重视公司治理,运作比较规范,合乎上市条件的企业因此增多。许多民营企业主观上也有通过上市扩大知名度、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强烈愿望。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达到2000至3000美元时,容易引发上市高潮。浙江省政府上市办主任丁敏哲说,浙江目前正好处在这道门槛中间,现在民营企业踊跃发行上市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浙江省政府也因此提出了“打造证券强省、做强浙江板块”的口号,打算在2002年至2007年的5年时间里,让浙江企业的融资额与上市家数“翻一番”。
浙江市场潜力如此之大,使香港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实实在在感到了压力。
2003年3月,浙江省政府在新加坡举办了“浙江周”活动,10家浙江民企负责人与新加坡证券交易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双方还商定在新加坡设立“浙江中心”,以促进双方在贸易、资本、人才等方面的合作。8月份,新加坡环球企都公司专程来杭搭起招股平台。
香港方面也早已按捺不住。11月27日,“浙江———香港周”活动在杭州举行。据悉,这是继6月CEPA签署后,香港在内地举行的一项大型经贸活动,地点首先选在浙江意味深长。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特区政府驻京办主任等港府高层都出席了开幕式,显示出对这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在这些高层后面,还有安永、德勤、京华山一等29家香港中介机构。他们都积极表示愿为浙江民企赴港上市提供多方支持和帮助。据悉,1月12日至15日,作为回访,浙江还将组织20家左右的民企赴港推介。
新加坡方面也有备而来,此前已经与多家民企进行了接触,甚至已经与一家民企签订了协议,明年5月就可以正式上市,还有3家企业赴新上市也得到了浙江省政府上市办的确定。省上市办一位官员还表示,今后将有步骤地把浙江优质民营企业推向新加坡证券市场,这无疑令新方信心倍增。11月17日,新加坡“浙江中心”成立,新加坡贸工部政务部长林双吉趁机表示,欢迎更多的具有优质资产的浙江企业赴新加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