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卡"住了新疆棉花外调的脖…
日期:2003-12-16
随着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变数的加大,我区棉花流通市场开始由前一阶段的"抢购"转变为"抢运"。现在,棉商们每天申请的车皮量都在1000多节,而铁路部门最大限度只能安排130个车皮,远远满足不了棉花外调的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棉花外调的"卡"脖子现象,是棉商规避风险,急于出手新棉造成的。前一段时间,由于棉花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棉商乘机囤积居奇,把棉花压在手中,进入十一月中旬以来,进口棉花数量不断增加、棉纺企业纷纷停产半停产或限产转产,致使棉花需求相对减少,再加上十一月十八号,美国提出要对从我国进口的胸衣、棉服等三类棉纺制品实行配额限制,导致了棉花价格的回落。目前,我区高等级棉花产地交货价为每吨1.74万元,比一个月前降低了300元以上。价格回落,促使棉商急于出手新棉。然而由于运力有限,截至12月10号,自治区供销社系统收购的47.5万吨皮棉,仅售出了20万吨,销售量远低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