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绝大多数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2004年1月1日并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国家将下调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
山东省当然也绕不过这个即将到来的日子,但他们在想方设法减轻转型的痛楚。2002
年山东省出口贸易额为211.2亿美元,居全国第5位。山东省外经贸厅的负责人说,今年有望达到258亿美元。但是,基数越大意味着出口退税减少的数额越大,按照新的出口退税率计算,山东获得的出口退税将锐减35亿元。
为此,山东省经贸委、省外经贸厅、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纺织办等职能部门忙得团团转,他们正在按照省里的要求拿出解决方案,争取变被动为主动。
出口退税锐减35亿
此次出口退税率的结构性调整,全国统算账相当于综合退税率下调了3%左右,但是对山东省来说,影响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山东省外经贸厅调研法规处的一位负责人分析说,由于退税率较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小、比重低,而退税率普遍下调的纺织服装、轻工产品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占较大比重,退税率下调对山东出口的影响将明显大于江浙沪等沿海其他省市。
根据记者从该人士处得到的一份文件,经过初步匡算,就山东省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纺织服装是山东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预计今年出口72亿美元,明年纺织服装产品退税率由17%降为13%后,将减少退税收入18亿元人民币。
机电产品预计今年出口60亿美元,其中88%的产品退税率明年将降到13%,预计将减少退税收入13亿元人民币。
鞋类、箱包、玩具及塑料制品等轻工工艺产品的退税率由15%调为13%后,将减少退税收入4亿元人民币。
虽然玉米、小麦等食用粉类产品和冻鸭、冻兔等分割肉类产品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13%,但山东省这几大类产品今年前9个月出口仅有1736万美元,因此受惠极其有限。
如此一来,即使按照今年的出口额,山东明年的出口退税额也将锐减35亿人民币。
外贸企业困局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外贸企业的体会最深。
山东一家年出口额在2千万~3千万美元的外贸企业对此次出口退税改革的感触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该退的税款有着落了,忧的是降低了退税率,价格上的优势消失,出口难了。
该企业的负责人房先生说,现在出口退税率一下子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我们的纯利润只有5%(毛利10%)。为了赢利,我们报出的都是天价(涨价幅度为4%),客户都说受不了。所以,10月以后我们都不敢报价了。我们开拓一个客户从开始谈判到寄样品,到出大样,到取得客户信任成为稳定客户,最少要6~7个月的时间,而实际赚钱也才从这开始,客户寿命一般在3~5年,丢起来可是很容易,一涨价就丢。
塞翁失马
对于企业的难处,政府更愿意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解读。
山东省经贸委外经处的一位科长说:“这次出口退税的确使我省产业、产品结构落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用调整产业结构来应对。其实,这样的结构调整我们已经酝酿了很久,正好以此为契机开始引导全省企业进行调整,长远来看有利于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刚刚召开的专门会议上,山东省省长韩寓群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一直以来有这样一句话:“山东出口一火车,不如人家一提包。”山东的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于调整,山东省政府关注的主要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两块,一是纺织服装业,二是机电行业。山东省出台了《加快山东省纺织服装工业发展意见》,旨在提高全省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的加工档次和附加值,争取用3年的时间培育壮大一批明星企业,做“世界服装工厂”。山东省机电出口办公室也召开会议,提醒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加快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根据这次出口退税政策,机电产品中除船舶、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部件等11类产品退税率17%不变外,其余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将下调4个百分点。为此,山东省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加快汽车工业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其中重型车15万辆、轻型车50万辆、轿车15万辆),改装车8万辆,农用车220万辆。到2010年,山东向汽车行业的投资将达到600亿元(其中整车投入达到350亿元,零部件投入达到250亿元),同时扶持相关配套工业发展投入200亿元。
位列山东第一出口大户的青岛,也从不同的层面提出应对“退税率下降”措施。一方面对退税率较高的行业鼓励出口;另一方面则引导外贸企业向代理制转型,提倡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从国际市场直接接单或成为国际采购的国内代理商。鼓励外贸公司实现贸工一体化,充分利用生产企业“免、抵、退”政策,减少退税损失。
企业也纷纷开始自救。
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说,虽然包括彩电、空调、冰箱在内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税率下调了4个百分点,这对以低端市场为主的企业的负面影响较大。原因是低端产品利润太薄,它们很难扛住4个点的价格下调。而目前海信出口海外的产品正在逐步转向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家电产品。这些高端产品原本是为了突破欧美市场的反倾销制约而推出的,现在正好成了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的重要砝码。
面对主要产品氧化铝的出口退税比例即将由15%降为8%,山东铝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则是出口转内销。山东铝业的一位负责人说,反正现在国内氧化铝的供需缺口很大,我们明年主要的销量会集中于国内。
山东省外经贸厅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出口退税率下调从短期看对出口会带来较大影响,但从长远看,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跳出靠优惠政策发展的思维模式,依靠产品质量、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和市场信誉提高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