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国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均保持在年内的较高水平,但粮油价格及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显示出总需求增长过快已经开始为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值得人们密切关注。
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增大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增大0.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3%,终于扭转了持续下降的局面。食品价格是拉动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同比上涨5.1%,涨幅比上月增大2.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8.1%,蛋价格上涨5.3%。由于粮油价格整体上扬发生在10月的中下旬,因此不可能在当月的价格统计得到充分反映,这将意味着11月份的物价涨幅还会上升。
粮、油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粮价上涨有其内在必然性。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总产不断下降,因此粮价上升10-20%属正常回归。其次,涨价过程中的商业炒作成份也不容忽视,造成某些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大,如棉花价格同比上涨56.3%,植物油价格同比上升28.6%,价格的过大波动有可能会对生产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贷款增长速度减缓
10月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增幅在央行采取调控措施后的两个月中回落了0.9个百分点,虽然回落的幅度不大,但改变了在此之前持续上升的趋势。从新增贷款的情况看,贷款的收缩力度是相当大的,1-8月份的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多增1倍多,而10月份则已转变为比上年同期少增106亿元。
10月末,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21%,增幅在最近几个月基本保持稳定;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9.6%,增幅在连续下降3个月后又回升了1.1个百分点;现金流通量同比增长14%,增速仍在进一步加快。
贷款增速回落为什么会对货币供应量几乎没有影响呢?这个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用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来解释。10月份,央行的外汇占款增加1367.7亿元,同比多增772亿元,远远超过了当月贷款增加额缩小的规模。从目前情况看,外汇储备增势有趋缓的可能性,1-10月份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仅增长5.8%,增幅比上半年降低28.5个百分点;1-10月份的贸易顺差为149亿美元,同比减少99亿美元。
工业产出增速仍在上升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增幅比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处于年内的最高水平。从走势看,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在最近5个月是在作小幅波动,升降都不明显。
轻工业增长速度加快。10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改变了今年以来重工业增速上升、轻工业增速稳定的局面。在以投资带动的经济回升过程中,轻工业增长速度回升有一个滞后期是正常现象,但滞后期不会很长,因此其增长速度有可能也会出现一个上升的过程。
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10月份,进口总额增长39.7%,增幅比三季度提高5.4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7%增幅比三季度提高6.9个百分点,两者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稳定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虽然增速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9%,增幅与上月持平,因此其名义增速的上升是由价格涨幅增大引起的,没有实质的意义。但从金融机构商品销售性现金收入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商品销售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已发生很大变化,其同比增长速度从去年一季度的4.8%上升为今年10月份的25.8%。
消费需求增速没有随经济回升而加速是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虽然在以投资和出口带动的经济回升过程中,消费变动的滞后属正常现象,但这个滞后期不应过长。从经济回升—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居民消费增加的循环过程看,滞后期不可能超过一年,而当前的这次经济回升是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稳定
1-10月份,不包括集体和个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2%,虽然增幅比1-9月份降低1.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投资增速在近几年均有年末回落现象,因此仍可看作基本稳定。分类别看,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8.6%,增幅比1-9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增长34.1%,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3%,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由于投资增速的年末回落现象不属于规律性变化,因此其影响的数量界限很难界定,这将对判断未来几个月投资增速的真实走势造成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