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棉花价格之所以持续高涨,固然是受到棉花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更重要的因素还是用棉企业的“恐慌心理”。
今年新棉上市之前,中国市场上原棉价格就节节看涨;到棉花收购进入高峰期后,棉花价格更是以惊人的速度飚升,几乎每天都上涨100元左右。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普遍认为,这种局面大大出乎意料,棉价变化之快,涨幅之大,让人难以理解。
早在今年6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就作出预测:新的棉花年度,国内棉花市场的供求缺口不少于60万吨,国内和国际棉价将在较高的价位上运行。国家统计局今年6月下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为6703万亩,比去年增长22%左右,预测2003年度全国棉花产量可达565万吨。
新疆阿克苏大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朱志鹏认为,中国纺织行业的无序竞争,也是造成棉价高涨的重要原因。朱志鹏说,中国纺织业规模从3年前的4000万锭增加到今年的7000万锭,需求量增大,棉花资源必然短缺,价格必然上升。
据业内人士分析,导致棉价高涨的因素,主要可能还在于用棉企业的心理因素。今年美国、澳大利亚两个主要产棉区大面积遭灾,而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也因长期阴雨天气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中国棉花生产9月份的景气报告认为,今年棉花收获面积的减少和单产水平的降低将可能抵消面积扩大1200万亩带来的增量效应。
新疆棉花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继忠说,新疆、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黄淮平原三大产棉区今年的棉花收购比往年推迟了近一个月,而在此期间,国内大部分纺织企业的棉花库存早已用完,正处于原料青黄不接的困境。
据了解,9月份中国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全国棉花市场竞拍的陈棉以及少量企业库存棉花,数量不大,在新棉尚未大量上市前,棉花市场就已迎来一轮上涨行情。而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预测,到今年9月,中国棉花库存量将减少至174万吨,为近5年来最低水平。陈继忠认为,棉花产量较预期减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形成了用棉企业对棉花资源缺口的“心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