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硕人首次迎来了万亩人工种植麻黄草的采割期。
这只是新疆已定植3.3万亩人工麻黄草中的一部分。
据《新疆经济报》报道,这是新疆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年供150多吨绿色天然麻黄素及其制品的原料基地。
这也是目前已知中国在建面积最大、套种技术最先进、麻黄草质量最优、生态效益最佳的人工种植麻黄草的基地。
由“国际实业”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上马的人工麻黄草基地,涉及地方5个地州10个县市及部分兵团的农场,已有8000多农户加入此列。其中,仅新疆国际实业林草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和硕县种植的人工麻黄草就达1.7万亩。
麻黄草系野生多年生药用植物。其野生需3年以上方可采割,而人工种植的仅2年即可采割。为了防止其木质化,人们通常在每年9月底至11月底采割麻黄碱含量较高的麻黄草。 “国际实业”从2001年开始尝试人工种植麻黄草。经最新测定:该公司和硕基地采割的人工麻黄草中麻黄碱含量较野生高出0.2至0.4个百分点。
中国用麻黄草治疗花粉病(枯草热)及哮喘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因该草中提取的麻黄碱具平喘、止咳、抗感冒的功效,故国际上100多个含有盐酸麻黄碱类药物成为临床用药的主流。
来自国家、新疆的专家指出,按和静县北部山区阿拉沟200万亩山地,亩产30公斤,年产5000吨麻黄草及按现新疆年产150吨左右麻黄素所需麻黄草资源总量折算,每年大致要破坏800万亩土地的自然生态。未来4年间,“国际实业”形成至少3.3万亩轮采人工种植麻黄草面积,亩产达600公斤以上。若依此算,到2006年,新疆将使800万亩土地避免沙化、荒化的同时,使中国麻黄素生产进入人工与野生保护性采割的新阶段。
根据国际市场对中国绿色天然麻黄素的旺求,“国际实业”开始实施人工种植20万亩麻黄草计划。最迟到“十五”末到“十一五”初,数万农户加入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将使上述基地出现“三个效益一齐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壮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