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同盟兴德国 日期:1999-10-11
【新税网北京10/11/99信息】 关税同盟的成立,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
兴旺发达,影响深远。
德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状态。在十五世纪之
后,当英、法等国逐步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时候,德国仍然是诸侯林立,
各自为政,互相混战。到十九世纪初还有38个诸候国,它们都在边界上设关征
税,税关很多,从皮尔纳到莱比锡的易北河水路上有32道关卡,从汉诺威的闵
顿到不来梅之间的威塞尔河水路上有21道关卡,陆路上也是关卡重重。这种状
况严重地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工商业的发展。因此,在当
时,德国是欧洲经济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穷则思变,公元1834年1月1日,以普鲁士为首的18个诸候成立了关
税同盟,在同盟内部取消了关税壁垒,制订出统一的税法,缴一次税后,货物便
可以在同盟内部各诸候国之间通行无阻。从这时开始,德国经历了一个因同盟的
成立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因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国家的部份统一,因国家的部份统
一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终于促成了整个德国统一的历
史过程。从下面的事实就可以看出这一历史过程的轨迹。
关税同盟成立后,同盟范围内的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公元1834年到1
838年,仅萨克森就兴建了45座大型纺织厂;柏林到四十年代已成为重要的
工业中心,1846年,40万人口中就有雇佣工7万多人;铁路自1835年
开始修筑,到1850年已有747英里。到了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更快,例
如:机器制造工厂在1846年只有131家,1861年增加到300多家;
纺织机在1849年只有5018架,1861年达到15258架。到六十年
代,德国的工业已经赶上了法国,特别是普鲁士已成为工业强国。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的统一。那时,奥地利竭力想法解散同盟,以削弱普
鲁士的经济优势。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士麦的领导下,依靠其经济实力和由
此而增强的军力在普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奥地利被迫承认在普鲁士领导下于1
867年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实现了德国的部份统一。参加联邦的24个诸候
国,统一了税制、货币和度量衡,对外政策和对外贸易都由联邦政府统一确定。
这是德国在统一道路上迈出重大的一步,经济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钢和
铁的产量在1860年分别只有1700万吨和50万吨,到1870年已增加
到3400万吨和140万吨。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终于促成了全德的统一。公元1870年,普鲁士的经
济实力和军力已经超过了法国。于是,又在俾士麦领导下,取得了普法战争的胜
利,打败阻挠南德各诸候国与北德意志联邦实现统一的法国,统一了全德。全德
的统一,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公元1910年,德国占全世界工业生
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16%,比法国的7%和英国的14%都高。德国已成为欧
洲大陆的强国。
可以说,关税同盟的成立是促使德国强盛的起点。 (i99090720314) |
|
|
|
|